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境界"说的核心,王国维的境界之"真"在词学中的地位日益显露。"真"贯穿王国维词学理论的始终,是王国维在广阔的中西文化视域下锻造出的文化结晶,并被赋予了独创性内涵,堪称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灵魂。"真"内涵丰富,具有多层性,但每一层内涵都围绕共同的宗旨,那就是"生命"。其根植于人的本真欲望,又在欲望的无限发表中体悟超验人生,实乃生命之"真",是王国维终身为之追寻的"人生之意义"问题的完美解答。无论是欲望本真、理念之真还是生命理想之真,无不显示"真"对"生命"的无限容纳。笔者在结合王国维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基础上,对"真"进行三个不同层面的剖析,挖掘王国维境界"真"的真正内涵,并概括出其对当代文艺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以期达到对王国维"真"的系统深入的阐释。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王国维生命之"真"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揭示王国维境界之"真"为生命之"真"的必然性。首先与王国维的忧生气质紧密相关,年轻时代对人生问题的困惑决定了王国维对生命本质与意义的孜孜探寻;再者,王国维提出"真"也出于对现实的关怀。道德沦丧、信仰崩塌的近代社会亟需新的价值体系来重振人心,"真"作为真善美的同一体让人们在审美中完善人格。另外,西方康德叔本华尼采席勒等人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于王国维的影响深远,促成中西化合的"真"的诞生。第二章,回到文本,介绍"真"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地位。词话中多处谈"真","真"贯穿词话始终,并且词话中"不隔"、"自然"与"真"的关系饶有意味,其都是在"真"的统摄下,分别从读者和创作者的角度来言说"真"。可以说,"真"是王国维整个词学理论的核心。第三章,重点分析王国维境界之"真"的审美内涵和哲学意蕴。"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蕴。从真感情和真景物出发,真感情的"真"主要继承了古代文学美学"真",却不仅仅在于情感的真挚,王国维这里更加强调最原初的欲望本真,体现对生命意志的尊重。另外,"真"感情还标示着全人类最普遍之情感,抒发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忧心;真景物也不再是简单的对景物真实地描摹,而上升为宇宙人生最普遍的"真理",但又不同于康德的知识论理念,而是关乎人生的事实真理,真感情与真景物具有同构性;"真"的最高一层内涵——生命理想之"真",它源自真感情与真景物的融合,并非传统通俗的情景相融,是主体在审美直观宇宙人生事实时所达到的生命超越之状态,乃"势力之欲"的完满发表,标示着直观主体对超验人生的体悟。此"真"也是"至善",此时,真善美同一。第四章,主要从王国维的词创作实践来体会王国维生命之"真"。王国维的词有出于欲望本真的自身意志的生命张扬,有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生命之慨叹,有为自身生存忧心和对存在意义的探寻,更有超然于世外,领悟到超验人生意义而达到生命理想之"真"。通过对王国维词作的分析,进一步来了解王国维的内心历程,以便更好地把握"真"。最后一章总述王国维的生命之"真"在文学美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以及现实意义。王国维的生命之"真"起于人的本真欲望,终于人生意义,其对个体人的重视推进了文学关怀生命的人本价值的建立;"真"作为王国维美学的核心,破除传统美学道德伦理的藩篱,道出了文学艺术的本质,促成了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转型。再者,"真"是中西文化的结晶,"真"的成功构筑为当代中西方文学美学的平等对话提供了有效的范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