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双边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平台市场势力的定价策略和匹配效率效应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机制的分析中,本文分别对投资收益率和成交量在双边市场中的决定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为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本文选取了 109家P2P网贷平台企业在2018年12个月份时点上的面板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双边市场特征进行了实证验证,并对企业的竞争行为和借款匹配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投资收益率方程中出现的变量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行业借款人数量与平台借款人数的一阶滞后作为平台借款人数量的工具变量,并采用市场势力的一阶滞后项对其造成的内生性偏误进行了控制。在借款匹配效率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选择行业投资人数量作为平台投资人数量的工具变量对核心变量的内生性偏误进行了控制。同时为对网络交叉外部性特征进行验证,本文还控制了平台供求人数比、平均借款额度、平均投资额度、借款额度集中度、投资额度集中度等变量,从而更为合理的控制了单边市场也可能存在单向供给或需求效应。本文主要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三点:①我国P2P网贷行业正处于从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属于低集中寡占型市场。②我国的P2P网贷市场具备了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这具体表现在投资人和借款人数量在控制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依然能够对另一方的效用产生显著的影响。③从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来看,更高的市场势力并没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反而提升了投资收益率,但市场势力的增加并不能够提升借款的匹配效率。最后,在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我国金融体制长期压制的现实背景出发、在金融体制改革、征信体制建设、行业政策约束和垄断规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