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在部门间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形势下要求经济在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更为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因此探索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扭曲将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造成显著的损失,另一方面消除劳动力扭曲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在速度,这意味着探索劳动力市场扭曲、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对指导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江苏省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其无论是区域间的发展梯度还是自2000年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来的经济发展进程都与全国一致,因此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其他省份而言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因素引入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了2000-2015年数据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和三大产业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首先测算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另外在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时还测算了三大产业各自的劳动力错配系数,之后估计了由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存在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和TFP的效率损失程度,同时探索了2007年后江苏省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是否是由产业结构变迁导致。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劳动力市场存在偏向于非农部门的扭曲且其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在非农部门内部存在偏向于服务业的扭曲,其有一定提高并趋于平稳。由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存在,2000-2015年间江苏省劳动生产率年均损失约15.66%,其损失程度也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第二,2007年以来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是造成江苏省总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最重要的因素,第一产业也有一定的拖累作用,而第二产业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和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减弱对其起到重要的遏制作用,江苏省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变迁造成的;第三,进入2000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存在导致了TFP一定的效率损失,考察期间其造成的年均损失率为7.7%,并不显著。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扭曲的负效应较大,第二产业的负效应较小且在2010年以后其对TFP的效率反而起到了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劳动力市场扭曲变动对TFP造成的效率损失呈现减小的趋势,证明江苏省的经济结构向着越来越合理的方向发展。  最后,本文从市场制度建设和完善、清除劳动力要素流动中的主要障碍、进一步削弱行业垄断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给出了改善劳动力等资源配置、优化江苏省经济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和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Web上运用LDAP Server做角色服务器来实现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