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型肝外伤手术后输注白蛋白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受到车祸等外伤的几率较前明显增高。肝脏血运丰富,外伤后容易出现出血情况,是普外科经常面临的问题,现肝外伤主要有保守及手术等治疗,术后早期出现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是普外科医生经常遇见的问题,对于手术后的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的患者来说,是否采用外源性白蛋白的补充在国、内外均存在较大意见。研究非重型肝外伤手术后输注白蛋白对提高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影响,从而分析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了探究肝脏手术后输注白蛋白是否能够提升血清白蛋白浓度,我们选取了110例经历了非重型肝外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为白蛋白和生理盐水组,术前术后对其体内白蛋白的水平变化进行监测比较,总结分析各项参数变化之间的联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目的探究非重型肝外伤手术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输注白蛋白对于提高体内白蛋白浓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洛阳市孟津县公疗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到2014年11月之间收治的110例经历了非重症肝外伤手术的患者,并且在手术后早期出现了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的状况,将这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白蛋白组和生理盐水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体内血浆白蛋白含量、血浆前白蛋白含量和血浆总蛋白含量的变化、内环境变化和住院天数,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一周内血浆白蛋白含量、血浆球蛋白含量和血浆总蛋白含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浓度的低白蛋白血症与机体内环境等之间的联系。其中血浆白蛋白浓度的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进行检测,血浆容积的测定采用羟乙基淀粉法进行检测,血浆球蛋白和血浆总蛋白的测定采用双缩脲法进行检测,血浆前白蛋白的浓度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然后在按照相应公式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将所得的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并将有意义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非重型肝外伤手术后早期无论是否进行外源输注白蛋白,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并且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下降的幅度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非重型肝外伤手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输注外源性白蛋白无临床价值。因此,对于手术前患有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就要及时补充白蛋白;而手术后血浆白蛋白下降具有普遍现象,无论补不补充白蛋白,患者都会在术后出现一段时间的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即术后外源输注白蛋白对于提升体内白蛋白水平没有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枕中健脑液对正常大鼠、小鼠及记忆障碍动物模型学习记忆行为以及对记忆障碍模型动物脑内神经递质和胆碱酯酶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益智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跳台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夹层(A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时,血小板是否激活以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15年1月1日-6月30日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系列活动,遵循PDCA循环,并随机抽取科室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与实施活动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尺、桡骨骨折在骨外科最常见,多发生在青少年.尺、桡骨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可发生重叠、旋转、成角和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治疗时需将尺、桡骨远端正确复位,并保持复位后的位置,以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确定PFNA和DHS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驻马店新蔡县医院骨科自2012年2月至20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糖尿病的相关性,从而指导糖尿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01月至2
一般来说氧化还原蛋白质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速度较慢。原因在于:多数蛋白质的分子量较大,其电活性基团或氧化还原中心深埋在多肽链内部,距电极表面较远;蛋白质在电极表面的取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用脂多糖刺激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来研究丙泊酚对脂多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分泌NO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的是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MES13),
2018年10月24-26日http://www.csoe.org.cn/meeting/NDTA2018/index.html光电探测技术是现代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其他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