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影响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皮层IL-1β、TNF-α、ICAM-1的表达及MPO活性的时程变化,探讨预防性应用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白花丹参低剂量组(10g/kg)、白花丹参中剂量组(20g/kg)、白花丹参高剂量组(40g/kg)。采用水煎法制作白花丹参水提物,白花丹参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灌胃7d,然后制作脑梗死模型。采用光化学法制作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切片IL-1β、TNF-α、ICAM-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梗死侧皮层匀浆IL-1β、TNF-α、 ICAM-1蛋白的表达变化,比色法检测梗死侧皮层匀浆MPO活性的变化,TTC染色法测定梗死体积。 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脑梗死组梗死区及其周围可见IL-1β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为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ELISA结果显示脑梗死组梗死侧皮层IL-1β含量于梗死后1h开始升高,6h达高峰,12h开始下降,48~72h恢复至正常水平。梗死区及其周围可见TNF-α表达,阳性细胞多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少量为血管内皮细胞。梗死侧皮层TNF-α含量于梗死后3h开始升高,6h达高峰,12h开始下降,72h恢复至正常水平。梗死区及其周围可见ICAM-1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少量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梗死侧皮层ICAM-1含量于梗死后3h开始升高,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72h恢复至正常水平。梗死侧皮层MPO活性于梗死后3h开始升高,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72h恢复至正常水平。梗死侧皮层ICAM-1表达含量与IL1β表达含量呈正相关(r=0.838,p<0.01),与TNF-α表达含量呈正相关(r=0.962,p<0.01);梗死侧皮层MPO活性与ICAM-1表达含量呈正相关(r=0.980,p<0.01)。 2、与局灶性脑梗死组比较,白花丹参三个剂量组梗死体积均明显缩小,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p<0.01)。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依次缩小,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p<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与脑梗死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白花丹参三个剂量组3个时间点梗死侧皮层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在各相应时间点,白花丹参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梗死侧皮层IL-1β的含量无差异(p>0.05)。与脑梗死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白花丹参低剂量组3个时间点梗死侧皮层INF-α含量均无差异;白花丹参中剂量组3h时间点降低(p<0.05),6h时间点降低(p<0.01),12h时间点无差异(p>0.05);白花丹参高剂量组3个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与脑梗死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白花丹参低、中、高剂量组梗死侧皮层ICAM-1的含量依次降低(p<0.01);在3h时间点,白花丹参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白花丹参高、中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在6h和12h时间点,白花丹参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p<0.01),白花丹参高、中剂量组之间比较(p<0.01)。与脑梗死组相应时间点梗死侧皮层MPO的活性比较,白花丹参低、中、高剂量组依次降低(p<0.01);在3h时间点,白花丹参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白花丹参高、中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在6h时间点,白花丹参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p<0.01),白花丹参高、中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在12h时间点,白花丹参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p<0.01),白花丹参高、中剂量组之间比较(p<0.05)。 结论: 1、光化学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早期炎症反应参与了缺血脑组织的损伤过程,脑梗死后梗死侧皮层IL-1β、TNF-α和ICAM-1的表达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增加,并呈一定的时程变化规律。 2、预防性应用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有明显保护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趋势,其机制之一可能与白花丹参水提物抑制缺血脑细胞IL-1β、INF-α的释放,减少梗死区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减轻梗死区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从而减轻缺血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状态以及维生素A/E缺乏情况.方法 纳入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以及80例体检儿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
本文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探讨TNF-α、IL-1与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寻求减轻临床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提高
目的:探讨脆弱类杆菌的分离与培养及其LPS的提取方法。 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纯化并通过生化试验鉴定脆弱类杆菌;复苏脆弱类杆菌标准菌株。将两种菌株分别接种至厌
研究背景:  Nav1.1蛋白由SCN1A基因编码,SCN1A基因不同类型的突变可导致相应的Nav1.1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可以导致偏头痛、癫痫、孤独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研究目的术后镇痛是治疗手术后急性疼痛的重要方法,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吗啡是目前治疗手术后疼痛的经典药物,然而其副作用也可能带来很多不利于患者的后果,从而影响了它的使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TBE)的全国T分常模,以及其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MCI)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1-42(A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