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四阶段”出行分析方法由于缺乏行为决策机制,对交通政策变化不敏感,近年来逐渐被基于活动的分析方法所替代。时间地理学着眼活动、出行的时空间交互,强调制约与决策的互动影响,建构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出行需求管理的时空哲学和方法论,并通过与GIS的结合将活动决策纳入个体时空窗内综合考虑,使出行行为研究逐渐从时空制约的概念框架走向测度、分析和模拟的工具化。时空数据模型是基于GIS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仿真平台的核心组件: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理论框架用于解决GIS并不擅长的空间推理问题,使之成为一个高效的出行仿真和预测工具。二是依托GIS建立基于活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以高效的组织管理个体或家庭的活动出行数据。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自行车交通换乘选择机理及节点优化方法研究》(编号:51068013),基于GIS研究活动数据库的建构管理、时空路径的可视化、行为决策过程和高层次时空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建立相匹配的时空数据模型来描述居民的日常活动模式,着重体现面向对象的思路方法,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一)针对活动—出行数据库的组织管理和基于GIS平台的时空路径可视化问题,构建基于状态描述的时空数据模型,将活动看成在空间的驻留状态,将出行看成空间上的移动状态,将复杂的轨迹数据简化为数点相连的时空路径。基于EER关系模型构建数据库之间的联系,应用到昆明市居民出行数据库的管理中。总结该时空数据模型的适用性,提出基于行为决策过程理论的完善方法。(二)针对行为决策过程仿真中时空间制约问题,建立面向对象的城市居民活动—移动时空数据模型,将时空路径解译为家庭行为决策过程,认为日常生活是由拟分配的活动任务组成,活动任务需要成为具体的活动议程并分配给家庭中有限的时空间资源,构成事件的排列组合并最终形成家庭的活动计划,认为事件的排列需要分别满足个体活动和多人协同活动蕴含的时空间约束。进一步构建基于UML的时空GIS体系结构,提出基于GIS的行为决策仿真应用。(三)基于此前开发的三个活动—出行研究程序,融合论文已构建时空数据模型,集成为一个综合的基于活动的GIS应用平台,为下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