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迅猛的发展阶段,民间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外部监督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确保连接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客户之间联系的“经济纽带”既能起到外部独立审计的作用又能维持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正常的运营,审计定价标准随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国外已有大量的学者对独立审计定价影响因素做了实证研究,但国内有关独立审计定价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而且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独立审计定价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政府干预,定价标准不够合理,影响了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信号需求理论及冲突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特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目的在于希望通过了解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优化独立审计定价的对策及建议,以期望规范独立审计定价标准及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不足作了介绍。第二章为理论基础,该部分进一步介绍了审计定价的内涵及其定价模型、上市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和上市公司治理特征对审计定价影响的基础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特征对审计定价影响的基础理论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信号需求理论及冲突理论。第三章为理论分析,该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特征、外部治理特征及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第四章为实证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选取2007、2008、2009连续三年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资料作为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在Simunic传统的审计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验证各种治理特征表现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显著性检验。第五章为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通过规范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一些优化我国独立审计定价的合理建议,并对未来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在于,结合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特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司治理特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公司的内外部治理特征中选取量化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特别是从外部治理特征中选取了三个解释变量:主营业务利润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及上市公司上一年度审计意见类型,将这些变量代入审计定价模型,使模型的解释力提高,有助于研究公司治理特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审计定价及合理配置资本市场的经济资源提供有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