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的IP电话安全性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 电话技术是一种利用IP 网络进行分组语音传递的技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所以IP 网络极易遭到攻击。随着IP 电话的普及,其安全性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论文从网络安全的现状谈起,首先探讨了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然后研究了IP电话的主要安全技术:AAA认证技术、加密技术、安全散列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以及IPSec安全协议。AAA认证技术能够实现用户认证和用户授权以及用户计费等功能; 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技术和公钥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能够方便地实现数据加密,公钥加密技术能够安全传递密钥; 安全散列能够检验数据的完整性; 数字签名能够鉴定数据源; IPSec综合使用了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认证头协议AH以及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所以它能够提供数据的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源认证等功能。接着,论文提出了一种IP保密电话机的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通过将IPSec引入IP电话来实现IP电话通信保密的目的。论文对IPSec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分析了其工作流程,接着给出了该IP保密电话机的硬件设计,由于采用了集成度很高的芯片--PA1688,从而使得该电话机的设计和实现变得简单,并能节约成本。最后给出了安全IP电话网的设计,通过使用RADIUS认证系统实现用户认证和授权,通过使用IP保密电话机实现数据的安全传送。
其他文献
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是感知环境信息,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在智能家居和家域网中,对老人和小孩的看护、
无线局域网是90年代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了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潜
目的 通过99mTc-MIBI + 18F-FDG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价心梗患者存活心肌对左心功能的影响,以便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有心肌梗死并接受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9~83(平均60.8)岁.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不全组(A组)27例,心功能正常组(B组)21例.静脉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OFDM技术具有很强的抗符号间干扰、抗多径衰落能力,适合在无线通道中传输高速的数据业务,因而倍受关注。OFDM采用了正
目的 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乳腺纤维腺瘤、42例乳腺癌中BRCA1的表达.结果 BRCA1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86.7%,在乳腺癌中为52.4%,腋窝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BRCA1的阳性表达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中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入院后1~3 d及2周后的血浆BNP水平,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而分成不良心血管事件组(24例)和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38例),比较2组入院1~3 d BNP(BNP1)、2周后BNP(BNP2)、2周BNP变化值(ΔBNP=BNP1-BNP2)、2周BNP变化幅度ΔBNP%=[(BNP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及血清CA125的准确性,为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寻求最佳方法.方法 112例卵巢肿瘤患者于术前7d内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测定血清CA125.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位置,形态、包膜及同时观察有无肝脏、肾脏及腹腔转移,并进一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血管分布情况,测定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A),舒张期血流速度(B),阻力
  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接着就自适应波束成形中的一个重要领域-DOA估计算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针对目前DOA估计领域里面分辨精度和算法复杂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与抗精子抗体及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447例不孕患者分为伴宫颈糜烂组与单纯不孕组,另选择46例正常妇女、检测血清、宫颈粘液的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不孕伴宫颈糜烂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30.6%.宫颈粘液中AsAb阳性率为6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评估、诊断和治疗不孕时以测定宫颈粘液中的AsAb更具有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30例,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乌司他丁组于体外循环开始前、术中静脉应用乌司他丁(2万U/Kg),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转流前、停机后2 h、6 h用支气管纤维镜行肺泡灌洗,抽取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并计算氧合指数.检测BALF中IL-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