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畜禽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养殖规模的提高带来了可观的畜禽养殖粪便量,对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生态因素造成很大的环境压力,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针对畜禽养殖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畜禽养殖活动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确定区域不同空间位置对畜禽养殖活动的承受能力。研究可为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与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依据。 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畜禽养殖污染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影响区域畜禽养殖承载力的关键指标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域不同地理空间的养殖环境进行量化与计算,确定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在县域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污染的实地调研结果,对全县畜禽养殖空间结构调整提供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解析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专家咨询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三个准则层与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十一个指标层的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2)区域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以阳城县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在研究区域建立了28.5m*28.5m的网格单元,分别对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十一个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在网格单元进行量化与计算。对各指标量化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得到全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按照分级标准将阳城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划分为四级:高、较高、中等与低,分别确定其分布情况。 (3)区域畜禽养殖空间结构调整:通过研究区域的实地调研确定了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养殖结构、养殖规模、污染物处置方式、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等内容,对全县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与耕地消纳负荷进行估算,分析全县畜禽养殖污染分布情况。结合区域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对全县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优化与农业污染防治提出了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