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视神经炎(ON)泛指病因复杂的累及视神经的各类炎性病变,常呈反复急性发作,这类视神经疾病是现今青中年人中最易罹患的致盲眼病。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与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临床症状相似,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欠佳,早期的正确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本研究旨在从遗传角度探讨的该疾病发病机制,进一步阐明miRNA在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筛选出脑脊液中的差异miRNA,将其于大量人群中验证,找到更为精确的生物标志物,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通过干扰和修饰miRNA达到最终靶向治疗目的。方法:选取确诊为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4例,及IDON患者5例的脑脊液标本。主要针对患者中的脑脊液标本中的miRNA进行测序分析,对脑脊液标本中各类小RNA的数量进行统计,筛选出差异miRNA及特殊的表达。结果:脑脊液中的小RNA中,可测得的miRN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已知小RNA,筛选出了有显著差异的miRNA,得出MOG和IDON两组间明显差异性表达的有41个miRNA,其中4个miRNA是已知的miRNA,1个miRNA是上调的,3个miRNA是下调的,37个未知的miRNA,7个miRNA是上调的,30个miRNA是下调。结论:脑脊液是适合用于分析miRNA作为神经炎症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生物样本,IDON患者与MOG患者的不同miRNA分布进一步支持两种代表不同疾病的概念。miRNA的测序分析表明两种疾病中存在差异的miRNA,是有可能可以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但还需要在人群中验证。除了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外,miRNA可能在IDON与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的病理生理学中是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