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乡族自治县作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深度贫困县,除了自然条件严酷、人多耕地少、产业不发达,人均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素质低之外,语言障碍是其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教育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实践证明,东乡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语言障碍上,因为学生长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难以形成汉语的思维习惯,很难理解以汉语为载体的知识内容,从而制约着东乡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对东乡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目标、方式、困难和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其在汉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学校主要以机械灌输、端坐静听为主要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被动,效率低下;语音和语法以及口语和写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学习困难;汉语学效果不佳,汉语表达能力较弱,学习成绩较低。以文化生态为视域,从个体、学校、家庭、社区以及语言方面分析了影响东乡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汉语学习的态度、动机、兴趣影响了汉语学习的目标和效果;学校语言环境、文化环境、课外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材影响了学生汉语习的效果;家庭语言环境、家长汉语水平、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了学生汉语习的目标、方式和效果。社区语言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素质影响了学生汉语学习的效果;语言是影响学生汉语学习的隐性因素,直接影响到东乡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相关教育部门等方面提出有助于提高东乡族学生汉语水平可行性建议:一是通过拓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渠道,创建社区汉语环境;二是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加强家校的沟通与合作,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三是加强学校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多举措并举创建良好的汉语环境;四是改进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五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加强早期语言教育;六是注重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七是加强对东乡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