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部分也是一个复杂互动的整体,组成了各个重叠的小环境,整体与部分在功能、形式上统一,并与环境相协调。滨水景观作为城市景观中常见而颇具代表性的一类,是最典型的一种城市景观,它集复杂多变活跃的要素于一体,是特定水域、陆域、建筑物与水际线等景观的总和。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艺术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理论所包含的诸多领域。从远古时期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生,到灌溉农业和漕运商贸带动下蓬勃发展的城市的出现,滨水区景观的变迁见证和保留了诸多人类文明宝贵的历史遗存,这也使得以它作为对象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城市环境建设的不断更新,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特征的趋同和地域环境特色的流失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地域环境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的更新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在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在当地的人群中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历史延续感、场所归属感,从而,延续这种集体记忆的地域性的环境艺术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符号,使人们增加对城市的情感认同。本文以滨水区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化设计作为观察视角和切入点,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自身的地域性内涵、文化意义以及空间设计手法,试图建立系统化的理论,并以天津海河上游段作为具体研究案例,希望在完善天津地区地域化滨水景观研究的同时,引入一些新的思考,从而能够启发未来的天津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