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筛选与离子电导率预测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s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速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设计和发现具有良好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开发的研究热点,其关键在于如何快速筛选出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候选材料和实现对离子电导率的准确预测。传统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筛选和离子电导率预测主要采用实验测量和计算模拟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存在着时间效率低、依赖材料微观结构等问题。随着材料基因组的建立和材料信息学的发展,机器学习凭借在预测精度、时间效率、适用性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被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然而,机器学习应用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研究中存在着最优特征子集难以选择、性能优劣评价依据不明确以及离子电导率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了固态电解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性能优劣评价的聚类方法和离子电导率预测的回归集成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融合专家经验的多层级特征分析方法并用于处理固态电解质数据中存在的稀疏性、不相关性和冗余性问题。该方法从稀疏性评估、相关性评估和冗余性评估三个方面,将多种特征选择方法有效结合,分层地对原始特征集进行特征选择。同时,采用评分法实现专家经验定量化,并通过建立特征重要度评分指标将专家经验与特征选择结果结合,实现对特征选择的协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充分融入专家经验的同时,可以有效地筛选出较优的特征子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2)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不确定性聚类方法并用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筛选。该方法使用逆向云发生器对每一个聚类簇构建云模型,通过正向云发生器计算每个数据点在每个聚类簇中的确定度来实现聚类的划分,并利用数字特征从聚类簇中提取定性规则。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能够从聚类簇中提取定性规则的同时,实现对固态电解质材料有效划分。3)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回归集成方法并用于离子电导率预测。该方法将集成学习引入离子电导率预测,采用多种异构的线性回归算法作为个体学习器,利用函数云发生器对学习器获得的回归系数方程进行集成,构造了描述因子与离子电导率之间的云回归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获取表征描述因子与离子电导率之间构效关系的回归方程,以较高的精度预测离子电导率,为预测离子电导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社会中,网络信用成为网络交往、网络交易的重要支撑和必要前提,反向刷单炒信行为通过人为干扰网络信用的形成和评价机制,恶意侵损具有竞争关系的网络经营者
2011年5月19日,"华中网调对五凌集控中心‘远程集控’核查验证会议"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华中网调、五凌电力有限公司及下属三板溪电厂和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在填充墙砌筑,抹灰后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多年施.Y-的经验提出一些原因分析及施工要点和预防措施,供同行参考。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磷酸(体积比为10.00∶3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基于高精尖的机械产品不断涌现,并且在机械加工核心技术、工艺以及电气一体化发展上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发展成果。由于机械加工
近期,我国科学家宣布“兰花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两岸科学家将联手对被喻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兰科植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同时对10种最具代表性的兰科植物进行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问题给财政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2013年G20/OECD BEPS项目启动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外资跨境避税活动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导致了国家税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处理中应用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联合组。单用组37例,应用基础治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
<正> 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7~81岁.治疗方法:取鲜侧柏叶适量,捣成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患处,每6小时更换1次.
11月15日,中国科学家在深圳宣布完成“兰花基因组框架图”。兰花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不仅揭示兰花的进化历史和奥秘,为后续兰花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如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