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与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两项主要职能,存在矛盾对立统一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很多学者开始认识到高校培养多层次人才的重要性。教师的数量增长速度较慢,致使现有教师的工作量逐渐加大,用于教学与科研的精力产生矛盾,使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加复杂。根据目前高校分类的研究分析,以最具代表性的武书连大学评价分类标准为基础,大致分为研究型、教学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四类,而以兼具教学和研究重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中矛盾最为突出。因此,研究科研对教学的影响及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路径对促进高等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大量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指出目前科研驱动式教学路径在实施中有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分数线的下降,低门槛准入,生源水平低,学生科研水平自然下降的现状,并主要存在着科研与教学相分离,扩招形势下导师学生比例失衡,科研驱动式教学路径实施有风险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设计了构建问卷的三级指标和对应问题,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利用SPSS和AMOS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得到主要研究结果有:结合知识转化的相关理论,寻找出有效路径使高校教师科研隐性知识教学显性化,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来,实现科研与教学双向驱动,并提出利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促进学校教师科研隐性知识教学显性化的有效路径的对策。并以工程类课程教学为实例展开实证分析,提出科研驱动式教学的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对策,以期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并且,本文将高校教师科研隐性知识进行教学显性化的模型理论,对科研驱动式教学进行系统分析,确立科研驱动式教学对提升教学水平的路径研究的基本变量,并运用教师的科研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化推动教学的发展,探索出的路径运用于科研驱动式教学来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