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大众体育的发展速度和商业化进程正不断加快,人们的锻炼方式也是越来越多元化,游泳运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受人民的青睐。上海市作为全国游泳运动开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其高投入、高参与、高危险的特性日渐显著,对游泳场所风险的管理是保护泳客生命安全和控制场所运营成本的良好保障。风险源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评估指标体系在风险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中国对于体育领域的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针对游泳场所的研究存在风险识别无统一的标准、风险源不全面、评估时缺乏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因此,上海市游泳场所安全事故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市游泳场所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为研究对象,首先,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风险检查表法和专家访谈法,来构建上海市游泳场所安全事故的风险识别框架体系,完成了对风险源识别的过程;其次,以上海市游泳场所的风险识别框架为基础运用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进一步构建了上海市游泳场所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海市游泳场所的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析,并对每一层级的指标排序;最终得出以下4点研究结论:(1)按照“人-机-环境”原则对风险源进行划分,将上海市游泳场所的安全事故风险分为人员风险、环境风险和制度风险,初步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游泳场所风险识别框架体系。(2)结合德尔菲法,对前文的风险识别框架体系进行论证,最终构建了上海市游泳场所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以人员风险、环境风险、制度风险3个维度为一级指标;以(1)泳客风险、(2)救生员风险、(3)教练员风险、(4)其他从业人员风险、(5)管理者风险、(6)建设环境、(7)硬件设施环境、(8)卫生环境、(9)人员管理制度、(10)工作管理制度为二级指标,其下又细分40个三级指标。(3)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层次模型图,并运用Yaahp 12.4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其中,一级指标“人员风险”的权重为65.2%,“制度风险”的权重为21.9%,“环境风险”的权重为12.9%;二级指标中排名前五的依次是泳客风险、救生员风险、人员管理制度风险、建设环境风险、管理者风险,权重之和占84.1%;三级指标中排名前10的依次是泳客的自身健康情况、救生员定期培训制度、泳客的运动安全意识、管理者的责任心、救生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救生员的观察判断能力、泳客意外伤害事故、对违规行为的制止、管理者安全意识、监督赏罚机制,权重之和占71.8%;可见人的因素在上海市游泳场所安全事故风险中占有较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