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压下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及其岩体致裂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中脉冲放电的冲击力学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桩基扩孔、地质勘探、体外碎石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水中脉冲放电技术应用于石油井解堵、煤层气井致裂增渗,进行了一些实践及探索。针对国内煤层气井普遍存在的储层渗透率低下、传统改造工艺效果不明显等难题,水中脉冲放电冲击波可控、可重复的冲击特性表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但目前针对脉冲放电致裂煤岩体的研究大多是在无三轴地应力、无钻孔静水压的环境下进行的;暂未考虑静水压对放电冲击波产生、传递及致裂作用的影响;在研究冲击波波形对岩体致裂效果的影响时忽略了冲击波能量不一致对致裂所造成的干扰。采用理论分析、物理实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课题对耦合静水压下的脉冲放电冲击波产生、传播机理、破岩机理进行了分析;对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冲击波致裂煤岩体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波形的等能量冲击波致裂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该课题研究对推动水中脉冲放电致裂技术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成研究果如下:1.提出了水中脉冲放电致裂煤岩体过程的四个阶段划分:“放电击穿”→“通道膨胀”→“冲击波传递”→“冲击致裂”,静水压对前两个阶段存在抑制作用,而对后两个阶段存在促进作用。分析认为脉冲放电致裂煤岩体是“动态-准静态-静态”三种破坏作用相耦合的结果。2.研制了可加载静水压的脉冲放电冲击致裂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冲击波特性实验台及脉冲放电致裂实验台组成。其中,冲击波特性实验台可完成静水压环境下的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测试研究,而脉冲放电致裂实验台可完成耦合静水压及真三轴围压的岩体脉冲放电致裂实验。3.对不同静水压及放电电压下的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电压的升高将始终表现出加剧脉冲放电过程、强化冲击波特性的作用;静水压的升高则同时表现出阻碍脉冲放电过程、强化冲击波传递的双重作用。4.对地应力、静水压、放电参数影响下的混凝土试样脉冲放电致裂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的存在将会制约裂纹的产生及扩展;静水压的大小对裂纹的扩展方向不产生影响,但可以较为明显地加快裂纹的扩展速度,增加其延展长度;同等放电能量下,高电压(14kV)放电致裂时的裂纹扩展长度及贯通效果都要略优于低电压(10kV)放电致裂。5.利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波形等能量冲击波作用下的岩体致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次冲击下,不同波形致裂岩体的裂纹扩展规律及振动特性差异显著,单次冲击时存在最优的冲击致裂波形;多次冲击作用可以较好地强化该组冲击波单次冲击时的致裂效果,各种波形多次冲击都存在裂纹扩展的极限;低峰值等能量冲击波作用下,含静水压的预裂纹随静水压的增大而获得越发优异的裂纹扩展,高峰值等能量冲击波作用下,静水压对于裂纹扩展几乎没有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施工技术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施工技术质量的措施,为之后的道
随着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社会负担的日益严重,香花岭锡矿自1991年开始连续12年累计亏损达9331万元, 2003年6月经破产后重组香花岭锡业公司,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当年企业就上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分组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连接素抗体(Titin antibodies,Titin-Ab)和兰尼碱受体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Ab)的表达,探讨以上三种抗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tsB)抑制剂环氧酶琥珀酰肽甲基酯(Ca-074ME)对皮层脑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易卒中肾性高血压大鼠复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dMCAO)模型,实验分Ca
对一次考试答卷的忏悔———回忆魏建功先生□白化文魏建功先生(1901~1980),字天行,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杰出的语文运动工作者。生于江苏如皋县西场镇(今属海安)。魏先生一生主要
<正> 在学生写作构思之前,我们通常都要就题作一点启发和指导,或触发他们的情感,或启迪他们的想象,或指示以观察描写的方法,或开拓以披题入议的多种角度,或帮助他们回忆和择
从应用的逻辑顺序、干扰因素、原有知识、学科特点四个方面入手,帮助物理学困生追溯到学习的思维起点,使其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为将来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目的:分析比较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通过单因素考察依次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时间,得到最
本文基于新常态、新方位的背景,简单概述了旅游经济发展形势,并深入探索了旅游经济增长的潜力。进而通过加强旅游制度体系革新、培育经济增长动力,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创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尽管民间美术不像宫廷美术那样具有"富贵""奢华"的特点,但它是最接地气的一种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