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丘煤矿开采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炭对所处区域的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剧。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在地处北方的山丘区域有许多村庄的土地生态遭到破坏,从而对整个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对小流域尺度涉及压煤村庄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小流域尺度涉及压煤村庄山丘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及实例进行探索与研究。本论文以晋城市长河流域所在的47个行政村为例,在基于公众参与的问卷调查报告和村长访谈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相结合选取指标,采用极差法进行无量刚化,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PSR模型对小流域尺度涉及村庄压煤山丘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评价47个村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的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长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风险级的是东王庄等6村;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敏感级的是孟山村等16个村;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较安全状态的是行政村有:上小河村等25村。利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地生态响应值与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相关系数是最大的,为0.617**。表明土地生态响应值对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贡献最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促进小流域尺度涉及村庄压煤山丘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改善和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启示。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GPS的变形监测技术、以及GPS在工程变形测量中的作用。GPS用于工程变形测量进行了实验测试并与常规方法对比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方案较为合理,在一定条件下GPS完
本研究立足于国家《“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研究区域,选取工业产值增加值、单位GDP能耗、资金、行业碳排放量、城市碳汇面积等作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