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它既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肥沃的基本农田,对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而淤地坝坝系布局方式是决定坝系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的评价方法与模型对合理布置坝系工程,提高工程效益与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方法研究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对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为:(1)针对目前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的实际情况,借鉴专家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和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在参阅国内外有关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的基础之上,结合综合评价方面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相混合的特点,构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通过确定指标的权重、隶属度,最终求解出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的综合评价的具体数值,初步实现了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多目标、动态的综合评价效果,以确定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综合评价效果是否达到预期。(3)针对目前中高淤地坝相应技术规程和规范欠缺这一情况,在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和查阅大量规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的实践经验,初步建立了中高淤地坝技术体系,为后期中高淤地坝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在促进后期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合理和提高坝系水土资源利用、单项淤地坝工程效益和区域坝系工程综合效益等方面意义重大。(4)本文通过应用所建立的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咸阳市蒋家沟小流域的坝系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证明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客观全面的,对淤地坝坝系工程总体布局进行评价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初步建立的中高淤地坝技术体系是必要的。总之,我国的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正在全面展开,淤地坝坝系工程技术日臻完善,以上研究成果将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这对于普及、推广淤地坝坝系工程,缓解日益突出的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将起到推动作用,对于提高淤地坝坝系工程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