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子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台湾现代女作家,尽管其作品数量不多,题材比较狭窄,情节也并不复杂,但却因其内容的独特性而在中国文坛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特殊”而又“平常”的人生经历加上现代派文学的营养,赋予她独特的创作角度。她以对人类心理的大胆挖掘树立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冷静客观地描写各种非常态下的情爱困境,将挣扎在友情、亲情和爱情编织而成的网中的各式人物心理,抽丝剥茧、毫不留情地表现出来,是“人心的原始森林勇敢的探索者”。可是,再独特的内容,如果没有生动灵活的形式将其呈现,它也难免流于俗套。因此,欧阳子的作品值得学习和深究的并不仅是内容,还有她在表现内容时所运用的种种艺术手法。正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造就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写实家”。 六十年代是欧阳子创作的黄金期,她的小说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从《半个微笑》到《秋叶》,每一篇都独立成章,但放在一起又浑然一体,构成了欧阳子擅于挖掘人物内心、揭露非常态爱情的创作风貌。中年的欧阳子因患眼疾,放弃了劳心劳神的小说创作,把目光转向身边的人和事,写出了一系列文字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人性的阴暗和丑陋统统都消失了,有的只是人世间美好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尽管呈现出的文学风貌大相径庭,但欧阳子的小说和散文都有一条明显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情”和“爱”,只不过前者是深入挖掘其丑陋面,而后者则朴实描绘其真挚与美好。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欧阳子创作的情爱主题。 本文将从欧阳子作品的内容特色入手,既要深入阐发评论界历来关注的“隐秘的心理”,还要将其与“别样的爱情”联系起来,力图展现爱情笼罩之下千姿百态的心理戏剧。演戏一定少不了道具,欧阳子在表现内容时所运用的种种艺术技巧,也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部分。此外,大多对欧阳子的研究都是仅从其作品的个性特色出发,本文在此将个人创作与整个女性文学背景相结合,在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找到其定位,并分析其在反映女性意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