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社会经济大萧条之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日已在全球初具规模,发展态势日趋高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体制机制不很成熟,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善于学习西方经验,取长补短,做到洋为中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功。当今时代,世界文化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尊重文化多样性,成时代发展需要。我国民族院校,各少数民族文化齐聚一堂,文化多样性明显,要求我国民族院校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需要开展适切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大文化的灵魂作用。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分析、案例研究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典范之一F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总结其发展经验,为我国其他民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借用了社会认知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学和文化互动、文化适切等教育观,主要分析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对创新的影响,指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为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机会和契机,扩大了学子创新创业的方向,增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倡民族院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视文化多样性这一因素。第二部分研究回顾了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就,对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经济支持、平台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目标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和分析了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站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互动、文化互鉴的角度,以F民族大学学子创新创业为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和探讨在这个数字文化时代借用文化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