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农村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梳理和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件。并从新农村实际调查入手,发放了2500份抽样调查问卷,回收了2456份,归纳整理了关于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20个问题,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中所取得的进展和优势,揭示了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存在着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效果不佳的状况。探究了主要原因:有些基层党委、政府认识不到位,存在慢作为和不作为现象;农村传播队伍结构不优、工作主动性不强;没有充分利用好民间力量及新媒体等传播途径。为此,本文认为要加强新农村建设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一是要充分利用党政传播途径,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传播队伍建设、加强传播阵地建设;二是要充分利用民间传播途径,包括培育民间组织、支持民俗活动、用好村规民约;三是要充分利用村民个人的传播途径,包括发挥正面典型引导作用、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尽最大可能全面提高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能。四是要全面利用媒体传播途径,包括对传统媒体进行新媒体化改造、利用现有新媒体传播途径,提前介入未来新科技传播途径。同时也要加强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保障,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力支持和营造良好环境方面着手,旨在建立健全传播途径的保障体系,为传播途径发挥作用提供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融合。加强新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让健康快乐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营造清风气正、奋发有为的农村政治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