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锡层无铬钝化工艺及性能检测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镀锡板是指表面镀覆一层较薄金属锡的低碳钢板,被广泛应用在食品灌装工业和冲压品、包装材料等工业中。工业上为增强镀锡板的耐腐蚀性与抗硫性能,需对其进行钝化处理。传统镀锡板钝化一般采用铬酸盐,但由于铬酸盐对人体与环境的存在巨大危害,其应用已逐渐受到限制,因此寻找一种可以替代铬酸盐钝化的工艺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钼酸盐-植酸钝化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钼酸铵20~30g·L-1,植酸5~9ml·L-1,六次甲基四胺2~3 g·L-1,p H 4.0~5.0,电流密度150~200m A·dm-2,时间5~15s,温度20~50℃,此条件下获得的钝化膜膜层颜色均匀,光亮细致,且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其耐腐蚀性能较好;对钼酸盐-植酸钝化试样进行和盐水浸泡实验中性盐雾实验,其在盐水浸泡实验中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035g·m-2·h-1,中性盐雾实验中其在第48h出现黄锈腐蚀;通过SEM观察钼酸盐-植酸钝化膜的表面形貌,发现其表面较平整光滑,存在“干涸床状”裂纹,但裂纹未深及基体;同时通过扫描电镜附件能谱分析仪得出钝化膜表面主要存在Fe、Sn、Mo、O等元素,其中Fe、Sn元素为基体元素的反射。通过对比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钼酸盐-铈盐钝化液的最佳方及工艺条件:钼酸铵20~30g·L-1,硝酸铈3~5g·L-1,柠檬酸4~6g·L-1,酒石酸4~7g·L-1,p H4.0~5.0,电流密度100~200m A·dm-2,时间10~15s,温度20~50℃,此条件下获得的钝化膜膜层颜色均匀,光亮细致,且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其耐腐蚀性能较好;对钼酸盐-植酸钝化试样进行和盐水浸泡实验中性盐雾实验,其在盐水浸泡实验中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012g·m-2·h-1,中性盐雾实验中其在第84h出现黄锈腐蚀;通过SEM观察钼酸盐-植酸钝化膜的表面形貌,发现其表面较平整光滑,存在极少量裂纹,但裂纹未深及基体;同时通过扫描电镜附件能谱分析仪得出钝化膜表面主要存在Fe、Sn、Mo、Ce、O等元素,认为Fe、Sn元素为基体元素的反射;研究了钼酸盐-铈盐钝化液的使用寿命,发现在钝化50dm2后其钝化效果下降,需要通过补加H+恢复钝化液性能,但当补加3次H+后钝化液不能继续使用,需要对钝化液补充水或新鲜钝化液;同时对钝化过程中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对镀锡原板、钼酸盐-植酸钝化试样、钼酸盐-铈盐钝化试样和铬酸盐钝化试样分别进行5%盐水浸泡实验、中性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测试,发现钝化后镀锡板耐蚀性较镀锡原板得到了极大提高。测量了镀锡板在钼酸盐-植酸钝化液和钼酸盐-硝酸铈钝化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认为镀锡板在钝化过程中既存在氧化物或钼的还原,又存在锡层溶解物理膜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半暗带(IP)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演变规律。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分为永久缺血组,0.5h、1.5h、2.
在雷达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需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改善。但全部采用外场实验的方式会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且实验有时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
针对审计制度及工作现状,如何结合我国国家审计的特点实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现阶段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在探索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
目的探讨女童外阴阴道炎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15例本院门诊就诊为外阴阴道炎的女童进行连续3d的阴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215份
针对发动机缸体双面11孔现有加工技术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合格率低等问题,以一次装夹完成所有工艺内容为目标,研制全新加工工艺及装备,解决现有加工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
近些年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力求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现阶段,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仍就很少,企业对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没有充分的掌
工业控制系统经常存在时滞现象,且含有一定程度的非线性环节,采用常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控制要求。内模控制对时滞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当内模与系统实际模型相差较大时,
<正> 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逐出台湾。1683年,清政府降服台湾郑氏,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在这二十多年间,作为中国新统治者的清朝当局,却曾与荷兰殖民者联合在一起,共同征
由于电视新闻播音的独特性,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更加喜欢观看新闻节目。因此,加强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是电视新闻播音急需重视的问题。笔者结
所有的技术设备都会给它的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电力工业部门正在对500KV或更高的超高压输电线进行广泛研究和试验,其目的是通过适当的线路设计限制或消除其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