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营主体间关系之辨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归类社会物品或服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社会公共物品中的呈现各有侧重,公共物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可经营性物品和不可经营性物品两大类,从而使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主体多元化成为可能,根据企业、城市政府和第三域组织各自利益取向的不同,他们都可能,也可以成为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最后,从描述企业、城市政府和第三域组织三个不同的经营主体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职责以及所所发挥的作用入手,勾勒了这三个经营主体在城市经营中的角色,并分析了他们在城市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其他文献
艺术品投资基金从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上第一次出现,到2009年艺术品基金大量发行的黄金时期,再到2013年艺术品基金集中到期兑付,大量艺术品基金退市,发行量萎缩。在这短短的7年时
开放给新兴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不同,新兴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市场建设不够规范,对开放带来的冲击往往难以承受。本文选取证券市场
随着中国继续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上海国有商业银行冲击越来越大。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有几种变化改变了上海国有银行原有的业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功是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关键。而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产权制度改革又是最关键的内容。在长期的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