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外教育历史,“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诗教”是传统教育中道德教化和研习母语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传统的“诗教”,但其和传统“诗教”有着密切的承传关系。现代诗歌教育和教学淡化传统“诗教”中道德教化成分,而强化了其中的人文涵育和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和品味中感悟母语之美。20世纪以来,新诗取代古典诗歌逐步形成自己的诗学传统。新诗的教育与教学是和新诗的“现代化”进程同步的。现代语文教育通过学生的阅读、教师的讲解以及考试等现代教育手段为新诗的阅读、鉴赏和传播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一定意义上,新诗的经典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由语文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探讨语文教育中的新诗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对新诗概念进行必要界定的基础上,明确中学语文新诗教学的目标和定位;第二部分研究者以“新诗和中学语文教育”为专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访谈。调查从三个方面展开,包括中学生对新诗的态度、中学生新诗阅读现状、影响中学生亲近新诗的因素等方面。通过调查,廓清新诗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揭示中学新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比如教材的选目,教师的解读能力或考试制度的影响等等;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对中学生对新诗的态度、中学生新诗阅读现状、影响中学生新诗阅读的因素和中学生期待的新诗教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在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整合、重构以及对自身新诗素养的习得后,依据前面调查反映出来的中学生对新诗教学的期待,各有侧重的分别确立针对新诗语言、审美对象和抒情方式的,以朗诵、意象和情感结构为中心建构新诗教学方法,从而最终解决新诗如何教的问题。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学生新诗教学奢谈模式可能为时过早,而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则是未来模式建构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