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时期上海米价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在粮食的运销体制、价格等方面,史学界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近代以来,上海作为最大的粮食消费市场和转口贸易市场,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从上海这个微观城市出发,以米价为切入点,分析“孤岛”时期米价不断飞涨的原因、所诱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各方政治势力的应对。1938年,日军实行“以战养战”,对重要的战略物资实行统制政策,导致来沪米粮急剧减少,上海米粮市场供给失衡。另外,不少奸商从投机米粮中看到了“商机”,以上两种现象是造成“孤岛”时期上海米价不断飞涨的重要原因。米价的不断上涨,民众的生活成本随之增加。工人阶级是依靠工薪生活的群体,为了应付高昂的米价,增加工资与米贴成为他们的诉求,而罢工成为他们“说服”资产阶级的主要手段,因此,米价的高涨,是诱发劳资纠纷的一大因素。其次,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贫苦人民来说,生活更加困苦,不少人铤而走险,抢夺食米,除此之外,每天还有不少人因为无米下肚而被活活饿死。政府的宏观调控是抑制米价恶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孤岛”时期,上海的政治环境复杂,租界政权和沦陷区伪政权并行存在,日军势力也介入其中,重庆国民政府仍对上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重庆国民政府在政策上予以适当的支持,两租界当局也积极与商人合作调控米价。但是,他们的努力只是在短时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日军及伪政府不但不体恤民食,反而进一步助长米价的上涨。从各方政治势力的经济政策也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政治立场与想要达到的政治目的。
其他文献
在近些年发展过程中我国医学方面获得非常大发展,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分快速的同时还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在最新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中
定量分析是铁路网布局的重要辅助手段。以灰色系统理论在城市结点重要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将重力模型原理引入线路重要度的计算,分析线路重要度在铁路网布局中的应用.并以
"肾为胃之关"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其体现了肾之封藏、温煦、主二便及水液等功能,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古今许多医家运用"肾为胃之关"理论付诸于临床实践去治疗胃肠疾患,尤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人把兔和狐狸带入澳大利亚后,农田和作物受到破坏,而当地20种有袋类动物则被消灭。四十是前引入3只感染兔子和野兔的粘液瘤病毒,用来消灭兔子。一开始,兔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