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人口越来越多,要解决这么多人口对资源的消耗,在陆域资源不断被消耗的情况下,许多拥有海洋资源优势的国家,提出了开发海洋资源的发展战略,并且向海洋发展的步伐不断加速,拉开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序幕。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确实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海水产品,丰富了人类的饮食,减轻了人类对陆域资源的依赖。由于人类对海洋认识上的不全面,认为海洋是一个宝库,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结果导致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与陆域资源不断被消耗的情况相似,随着海洋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也面临不断被消耗殆尽的危机。海洋渔业作为海洋资源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人类捕捞技术不断提高,捕捞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必然受到冲击。因此正确认识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和生产效率,更加准确的度量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使海洋渔业资源走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已有的文献中,缺少关于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的定量分析,主要是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海洋捕捞业。国外学者对海洋渔业技术效率的研究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并且将海洋渔业技术效率分为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和海水养殖业捕捞技术。采用的研究方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BM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SPF非效率模型和基于DEA得分的Tobit回归分析等。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测量海洋渔业的技术效率,采用的测量方法有DEA方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索洛余值法、峰值法等。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国内学者重点从宏观角度研究沿海省市的海洋渔业技术效率,并没有区分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并且缺乏微观研究,没有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结合起来研究。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研究的缺陷,对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区域规律。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海洋渔业技术效率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定性角度论述中国海洋捕捞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然后对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建国以来中国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的变迁,从总体上刻画中国海洋捕捞业技术的变化。再对中国海洋捕捞业进行分区域研究,选取中国沿海11省市为样本,分别测算海洋捕捞业的技术效率指标、技术进步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等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海洋捕捞业的区域差异。最后提出关于提高海洋捕捞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使海洋渔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