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尤其冠心病,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糖尿病、肥胖及冠心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心磷脂代谢障碍,心磷脂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富集于线粒体内,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线粒体功能障碍、心磷脂代谢以及调节心磷脂重构的酶的关注。为了寻求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机制,近几年来,调节心磷脂病态重构的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cyl-CoA:lysocardiolipinacyltransferase-1,ALCAT1)成为揭示糖尿病引起冠心病及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新的切入点。心磷脂几乎完全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在线粒体极其丰富的心肌细胞中,它对修复氧化应激所造成的心肌细胞功能损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发生心磷脂病态重构。此外,在冠心病患者心肌中,能普遍发现畸变的心磷脂存在,而ALCAT1是调节心磷脂病态重构并导致心磷脂畸变的一个关键酶。ALCAT1主要位于线粒体结合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上,MAM是桥接线粒体和内质网的一种膜。ALCAT1在肝脏和心脏中表达量最高。肥胖模型鼠ALCAT1的活性增加,导致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紊乱、活性氧产生增加、胰岛素抵抗等,而ALCAT1敲除的小鼠则不会发生糖尿病及肥胖。现今,国外对于ALCAT1的研究大多限于动物实验,而国内几乎为空白。如果这些机制能在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心肌上进行验证并阐明,对揭示糖尿病并发心脏并发症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检测ALCAT1mRNA在单纯冠心病、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右心耳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探讨T2DM心磷脂代谢特征及并发冠心病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1)研究对象:A组风湿性心脏病17例;B组T2DM并风湿性心脏病7例;C组冠心病14例;D组T2DM并冠心病13例。(2)心肌活检:心脏手术中取右心耳米粒大小组织行活检。(3)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收集的右心耳心肌组织中ALCAT1mRNA的表达。结果:(1) B组(T2DM并风湿性心脏病组)与A组(风湿性心脏病组)相比较,B组ALCAT1mRNA表达量大于A组,存在着显著差异(A组0.029+0.005;B组0.039+0.004;P<0.05)。(2) D组(T2DM并冠心病组)与C组(冠心病组)相比较,D组ALCAT1mRNA表达量大于C组,存在着显著差异(C组0.036+0.005;D组0.043+0.004;P<0.05)。(3) C组(冠心病组)与A组(风湿性心脏病组)相比较,C组ALCAT1mRNA表达量大于A组,存在着显著差异(A组0.029+0.005;C组0.036+0.005;P<0.05)。结论:(1)2型糖尿病、冠心病存在着心磷脂代谢障碍。(2)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叠加,心磷脂代谢障碍愈严重,其分子机制是心肌中ALCAT1mRNA的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