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城是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的载体。在我国现今城市发展阶段下,旧城的更新与发展也是城市功能重枸中的重要问题。在今天,旧城价值得到普遍的认同,而在不同的地区,对于旧城的价值认定和保护开发手段存在明显的差异。时至今日,旧城更新工作多己逐渐从“”一刀切的大规模整改发展到小规模渐进式的微循环。旧城中曾被忽视的问题,例如旧城中长期形成的特定社会结构,如今也已经成为各方探讨的焦点。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一场阴旧城,是一座现状功能和空间特性较为复杂的城市区域。汤阴位于河南北部,其旧城以岳飞故里闻名。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汤阴旧城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和文化价值均面临冲击。而与大都市中文化要素和历史遗迹密集的旧城情况不同,汤阴的文化资源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其面貌保护和功能质量更新是一项受众群较为庞大的工程。规划者只有从居民及其他使用者视角出发,通过高效的沟通管理策略,平衝各方利益,在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旧城更新工作收到最优成效。本文基于对旧城更新及民宅改造建设相关理论的学习、对相关案例的研究,结合扬阴旧城更新实践,对场所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旧城的空间和建筑营造问题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探索,形成了针对旧城更新中建筑设计和公共空间营造的技术引导。文章提出政府引导,民宅自建的住宅更新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在旧城建设中的建筑设计和旧城公共空间设计,以及项目实施进程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