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大陆广大乡村经历了不同的乡村转型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更多的是乡村发展的困境。京津外围大面积贫困带的存在是一个客观而严峻的现实,并且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瓶颈。同时,京津冀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凸显,城市异常尖锐的老龄化问题带来了诸多矛盾。环京津近郊乡村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底蕴、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加之与京津市区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使得以适老化再生为突破口,推动环京津近郊区衰落乡村复兴潜力巨大。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探索以“乡村适老化再生”作为打破城乡要素流通壁垒,实现近郊衰落乡村复兴和疏解城市养老压力的新途径、新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五部分内容展开: (1)梳理国内外乡村更新和养老社区的发展历程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乡村更新的思想内核和养老社区的规划方法,总结有借鉴价值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 (2)通过地图行程预计功能,界定环京津近郊区空间范围,并在分析相关概念基础上,构建乡村适老化再生理念,继而阐释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 (3)明确环京津近郊区乡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法,构建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模型,提出自然资源型、人文资源型、设施资源型三种具有适老化再生潜力的乡村类型,继而总结了三种类型适老化乡村的分布特点; (4)提出乡村适老化再生原则和解析乡村适老化再生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三种类型适老化再生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型适老化乡村的再生模式发展策略,并通过各层次的适老化再生设计将再生模式落到实处; (5)以河北香河县为例进行乡村适老化再生设计实践,通过分析香河县资源概况,应用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得出香河县三种适老化乡村分布特点,指导香河县美丽乡村建设,并选取其中的打鵏户村进行具体的乡村适老化再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