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皮石斛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因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等功效,受到消费者喜爱。在推广人工种植过程中,受到斜纹夜蛾、铁皮石斛灰霉病的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可用于防治斜纹夜蛾,咯菌腈对铁皮石斛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为评价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本文以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铁皮石斛中消解动态;在室内条件下,初步探讨不同类型土壤、温度和氧气条件下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在土壤中降解情况;开展二者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淋溶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乙酸乙酯提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的分析方法,检测铁皮石斛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残留。氯虫苯甲酰胺在铁皮石斛鲜叶、鲜茎、干茎、栽培基质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 0.02mg/kg、0.01 mg/kg、0.02mg/kg、0.02mg/kg,咯菌腈在铁皮石斛鲜叶、鲜茎、干茎、栽培基质中LOQ分别为0.02mg/kg、0.01mg/kg、0.02mg/kg、0.02 mg/kg。(2)田间环境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在铁皮石斛鲜叶、鲜茎和栽培基质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依次分别为22.90d、26.47 d和26.39d,16.82d、21.66d和15.07d。距离最后一次施药84d,氯虫苯甲酰胺在铁皮石斛鲜茎中残留量为0.33~0.61 mg/kg,在铁皮石斛干茎中残留量为1.68~3.35mg/kg;咯菌腈在在铁皮石斛鲜茎中残留量为0.25~0.70mg/kg,在铁皮石斛干茎中残留量为1.16~2.06 mg/kg。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在铁皮石斛中消解半衰期较长,最终残留量较高,与两种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铁皮石斛多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大棚种植等因素密切相关。(3)室内环境下,不同类型土壤、温度、氧气条件下,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氯虫苯甲酰胺在不同土壤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 135.91 d(杭州)、169.06d(西安)、187.33 d(保定)、177.33d(哈尔滨),不同温度条件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66.60d(15 ℃)、135.91d(25 ℃)、54.15d(35 ℃),不同氧气条件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8.76d(厌氧条件)、135.91 d(好氧条件)。咯菌腈在不同土壤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2.96 d(杭州)、133.30 d(西安)、91.20 d(保定)、126.03 d(哈尔滨),不同温度条件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 86.64d(15 ℃)、72.96d(25 ℃)、65.39d(35 ℃),不同氧气条件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2.52d(厌氧条件)、78.56d(好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种类、有机质含量、pH值、土壤颗粒组成、离子交换量等是降解半衰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淋溶特性,发现二者在土壤中垂直方向迁移小,土壤层0~10 cm存在最大持留量,根据农药淋溶等级划分表,二者均为难淋溶农药,这与二者水溶性低,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