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以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库操纵的钙离子内流(SOCE)变化及其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并且从分子水平探讨SOCE组成分子:Orai1离子通道蛋白、基质相互作用因子1(STIM1)蛋白和瞬时电位受体1(TRPC1)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进而分析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OCE的变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雄性SD大鼠,清洁级,年轻大鼠3~4月龄,老年大鼠16~18月龄。2.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血管环制备: CO2气体窒息法将大鼠窒息处死,立刻取胸主动脉,用小剪刀小心取下胸主动脉放入已经饱和有混合氧气(95%O2和5%CO2)的Krebs溶液用于离体血管实验;同样用CO2窒息的方法处死大鼠,从大鼠颈部气管两侧分离左右两根颈总动脉。3.离体血管检测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张力实验:使用维拉帕米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并用特异性细胞内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清空细胞内钙库,特异性观察老年大鼠和年轻大鼠胸主动脉及颈总动脉VSMC中SOCE引起的血管收缩功能的变化;4.颈总动脉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分别用anti-Orai1和anti-STIM1两种抗体检测老年大鼠和年轻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Orai1和STI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5.胸主动脉钙离子成像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钙离子成像的方法,用钙离子特异性荧光指示剂fluo-8,检测SOCE引起的VSMC内钙变化,探讨收缩功能的变化与钙库操作的钙离子通道之间的相互关系。6.胸主动脉Western blot实验:使用anti-Orai1、anti-STIM1和anti-TRPC1抗体,分别检测老年大鼠和年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Orai1、STIM1和TRPC1蛋白表达的水平。7.统计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igmaplo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并以x±s表示。结果1.颈总动脉和胸主动脉离体血管收缩功能检测: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结果显示,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动颈总动脉对60mmol/L高钾溶液去极化引起的收缩显著增强(P<0.05),但SOCE引起的血管收缩在高钾引起的收缩中所占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与颈总动脉不同,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动胸主动脉对60mmol/L高钾去极化引起的收缩没有明显的改变(P>0.05),SOCE引起的血管收缩在高钾溶液引起的收缩中所占百分比也显著减小(P<0.05)。2.颈总动脉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Orai1、STI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3.钙离子成像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钙离子成像的方法,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8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SOCE明显减弱。4.胸主动脉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VSMC中Orai1和TRPC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但是STIM1蛋白没有显著改变。结论1.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颈总动脉VSMC中SOCE显著减弱,与Orai1、STI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关。2.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胸主动脉VSMC中SOCE显著减弱,与Orai1和TRPC1蛋白表达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