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氮有效性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土壤N贮量通常占整个生态系统的90%以上,但只有土壤N矿化所提供的占土壤全N 1-5%左右的无机N(NH4+-N和NO3--N)才是植物吸收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形式。本研究采用PVC顶盖埋管法,从2007年5月-2008年1月,每月月初定期取样,对福建南平17龄、89龄杉木林以及松杂混交林土壤无机N含量动态和N矿化动态进行研究,并测定的相关的影响因子。旨在为深入开展杉木人工林的N循环研究奠定基础,为提高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生产力以及指导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研究期间土壤无机N平均含量(mg·kg-1)看,杂木林(58.93)>17龄林(50.20)>89龄林(49.44),杂木林的N有效性大于杉木林,而17与89龄林的接近。从研究期间土壤N矿化能力看,平均净氨化速率(mg·kg-1·30d-1)杂木林(9.71)>89龄林(7.59)>17龄林(6.41),但平均净硝化速率(mg·kg-1·30d-1)89龄林(7.42)>17龄林(5.57)>杂木林(-0.66);净硝化/净矿化量的比例89龄林(49.14%)大于17龄林(46.36%),杂木林净硝化/净矿化量的比例为负值(-6.92%)。这说明对于杉木林而言,89龄林提供N素的能力稍大于17龄林,但是其N素损失的潜力也大于89龄林;杂木林提供NH4+-N能力较强,这可能与其自身的机制有关。可见,随着杉木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N有效性增强,但其N素损失的能力也增大;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土壤N有效性降低;杂木林到一定阶段可能会形成自身的一种保N机制。土壤温度、湿度对土壤N有效性影响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土壤N矿化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呈正相关,特别是杉木林的净硝化速率。土壤容重、C/N比、pH值等也能影响土壤N有效性。凋落物的木质素含量、木质素/N比、LDOC对土壤N有效性影响较大,土壤N有效性与1个月前、2个月前的LDOC呈一定的相关性。净氨化速率、净矿化速率与初始NH4+-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BC显著负相关,DOC、MBC、△DOC、△MBC对NH4+-N和NO3--N含量有一定影响,这些都与矿化-固定过程中有机碳化合物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对NH4+-N的偏好有关。
其他文献
过去的一百年,全球气候以超过其自然速率迅速变化着。这种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区域气候的变化特征、响应机制及其带来的影响成为了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及GIS技术的逐步推广,Web已经成为传播地图的理想媒介,成千上万的人通过WWW访问静态的、动态的或用户自定义的地图。WebGIS是GIS与网络的有机结合,它
河流在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化学地理研究是化学地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乌江流域水文资料》上的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