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目录医籍著录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著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著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著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著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著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著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著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著,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著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著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著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著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著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著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并且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心肌缺血缺氧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冠心病属于中医学“心痛”“胸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心脉失养、心血瘀
研究目的胃癌和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法以放化疗为主。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常用的抗肿瘤类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本研究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和食管癌的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希冀为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和揭示其分子机
目的:探讨线上教学对高等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三年级)共124名学生,进行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情况的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并评估医学生线上教学的相关情况.结果:提前预习网上课程不足60%的学生共66名(53.23%);按时参加网上课程不足60%的学生共24名(19.35%);认为线上实习见习效果差的学生共110名(88.71%);对线上授课老师感到满意的共60名(48.39%).结论:需要认真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保证线上教学效果.
目的:观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优化护理模式措施.方法:选取医院收住的985例新生儿,其中包括20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组)与785例为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分析其发病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护理模式策略.结果:黄疸组早产、巨细胞病毒性肝炎、HIE、新生儿肺炎、其他感染、宫内窘迫、宫内窒息、G-6-PD酶缺陷、ABO血型不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疸组妊娠期高血压、母乳喂养不当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