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活用变通探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Chinese Art of Tea(《中国茶艺茶文化》)由英国著名汉学家蒲乐道所作,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茶书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中国茶艺与茶文化的英文专著。蒲乐道结合他在中国的切身经历,将自己所了解的关于中国茶的知识融合于十二个章节中,从器物及精神两个层面详细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茶文化。该书不仅为茶文化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亦有重要意义。该书目前还没有汉译本,笔者选取第十、十一章节进行翻译,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翻译实践报告。本书第十章主要从茶叶的挑选、茶器的准备到如何泡茶饮茶进行了详尽说明;第十一章介绍了茶与瓷的关联,主要讲述了中国茶器的发展沿革。除了对中国茶的专业性介绍,蒲乐道还将有关中国茶文化及精神境界娓娓道来。因此,The Chinese Art of Tea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中国茶艺茶文化的说明书,还是一部作者表情达意的文学作品,有不同文体的交融。对此书的汉译不仅能够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的学者看待中国茶文化的态度,还能发现国外作者对中国茶文化可能出现的曲解和误译,从而对其进行及时更正,避免以讹传讹。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为理论框架。语义翻译侧重于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述方式;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达到与原文同样的功能效果。两者活用变通能够更好地指导翻译过程,实现翻译目标。本实践报告将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次出发,探究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为茶文化文本的汉译提供一种思路和更多的实际案例。本实践报告的结论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在词汇层面,原文作者使用表情词汇、文化负载词较多。在翻译中,表情词汇可多采用语义翻译方法,文化负载词多采用语义与交际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笔者使用了汉语四字格以增强译文的表达效果与审美意蕴;在句子层面原文作者多用长句、被动句,笔者多采用交际翻译方法对句子进行重组、转换,而一些有独特表达效果的并置分句则采用语义翻译对其句式进行保留。同时,笔者也尽力对原文中蒲乐道的某些文化信息理解错误进行了修订说明;在语篇层面,笔者根据语境灵活使用语义与交际翻译方法对原文风格进行调整,同时使用交际翻译方法对译文语义空白进行填补。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增长、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如何促进知识的传播,如何达到知识传递的效果,如何促进学习者的有效性学习,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许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放在了知识可视化领域,探究在知识可视化领域,以视觉表征的方式,用可视化图形、图表等形式梳理知识的结构和体系,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以此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知识可视化是一门研究如何应
本文首先讨论了国际互联网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特征及其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效率,接着分析了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了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开辟了世界生
废名的诗论矛盾很多,比方古诗与新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在废名的诗论里打下了烙印.但总的说来,废名的诗论是写实主义的诗论,他的诗论和胡适、陈独秀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这个在混凝土机械行业享有“中国第一品牌”的“隐形冠军”,在同行眼里却是个“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