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2P协议的负载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dong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上的文件内容分发一直采取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通过FTP或HTTP协议来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客户端向提供内容分发的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通过这一连接从服务器处获取数据。各个客户端之间并无数据的交互。Client/Server模式的弊端在很多文献中已经有所阐述:Server是整个系统的瓶颈所在,由于所有的客户端都只能从服务器处获取数据,随着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连接数的增多,平均每个连接上数据的传输速率逐渐下降,服务器的服务响应时间延长,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在其从故障中恢复之前,所有尚未下载完成的客户端都不能够继续下载。近年来随着P2P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文件内容分发系统开始采取P2P协议来实现。这种模式将欲分发的文件的一个完整的副本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以下称之为种子服务器),客户端不仅能和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一样,通过连接种子服务器,从其上获取数据,同时能够凭借P2P协议与其他客户端互相交换数据。因此,客户端一次完整的文件内容下载的平均时间较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少;同时,即使种子服务器在提供服务时发生故障,只要当前正在下载同一文件的诸多客户端已经下载到本地的文件内容能够凑成一个完整的文件副本,则理论上这些客户端都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数据交互,最终完成文件内容下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在使用P2P协议进行文件内容分发的系统中,种子服务器是否正常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其服务的所有用户是否能尽快成功下载完请求的数据。因此,在种子服务器进行实际部署之前,必须要分别针对其稳定性,健壮性,及能承受的最大负载进行一系列严格测试,得出系统能够正常服务的最大容量。其中运营商最关心和感兴趣的是,种子服务器在运行商根据自己成本考虑所能提供出的硬件平台上,到底能同时稳定地服务多大数目的用户群,且同时能够保证任意一个用户的下载体验。因此,在实际部署之前,模拟种子服务器实际部署后运行的真实环境,设计一个针对种子服务器的负载发生器并利用其对种子服务器进行上述测试就很有必要。目前国内外较成熟的负载发生器都是只针对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下运行,因此本文所论述的基于P2P技术的负载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放射治疗系统中进行精确计划是实现精确放射治疗的重要环节,而精确的放射剂量计算方法及快速、有效的调强优化算法是制定高质量放疗方案
现在软件项目的开发一般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然而面向对象技术和关系型数据库分别基于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设计,这两种模型之间存在着“阻抗
近年来面向对象技术、面向组件技术、软件复用技术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方法,软件规模越来越大,但软件质量也越来越难于把握和控制。软件度量技术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的方法以控制软
民航业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机场噪声问题。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机场噪声污染问题,国内外通用的做法是为大型机场安装机场噪声与运行监测系统。通过在机场周边布置若干固定噪声监测点,实时测量记录机场噪声强度,每个监测点的噪声强度依照时间先后构成单监测点的噪声序列,不同监测点的噪声序列存在相互关联关系,呈现复杂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本文研究机场噪声的时空序列建模理论和方法,构建时空一体的机
目前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算法,大部分都是针对单一服务的尽力而为模型,但是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不同的业务对网络的服务质量(QoS)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非实时数据(
近年来,三维图形仿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医学、教育等领域。把三维仿真技术运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模拟仿真控制过程,可以使控制过程的调试以及结果显示更加
人脸表情识别是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促进更自然、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对表情识别
动态口令认证系统采用的是一次一密的身份认证形式,比传统的静态口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然而动态口令认证系统的加密算法计算难度较大,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上信息量的激增,信息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检索系统作为网络信息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用户获取准确的网络信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对等结构(Peer-to-Peer,P2P)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占用Internet带宽最大的网络应用。越来越多的个人计算机通过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