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画与全国美展的历史契合——《晓色初动》获奖因素分析及其启示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由山西画家赵益超、张明堂创作的国画作品《晓色初动》获得金奖,这是建国以来山西省美术作品取得的全国最高奖。然而在以后的各届全国美展中山西美术作品没有再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研究和总结两位艺术家取得成功的创新之路,以及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为今后山西省美术界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   本文通过这一个案分五部分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晓色初动》作者的生平经历,分别从赵益超、张明堂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环境进行阐述;第二章通过介绍1984年到1989年特定时期的美术思潮及对中国画的影响来理清作者创作《晓色初动》的时代背景,并针对第五届、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作品获奖可能存在的共同规律;第三章着重从题材和技法两个方面进行获奖因素分析,通过研究总结出赵益超、张明堂在国画创作中的优势与创新之处,即扎实的西画基础、富有创造性的点子皴,别具装饰美、朦胧美等审美特色;第四章以笔墨当随时代为结论,进而总结和思考山西国画的发展;余论部分通过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选拔过程和历届全国美展的评选机制进一步分析、论述全国美展和画家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社会纪实摄影用真实的拍摄方式,记录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拍摄者作为社会中的人对现象的记录,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一种能动形式。纪实影像的影像叙事与其他叙事符号一样,是一种无国
情侣装,原指情侣双方(仅限于青年情侣)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穿着的服装,现泛指青年情侣、中老年夫妻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穿着的服装。情侣装最早出现于西方社会,植入的主要概念的
【摘要】当代艺术文化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审美追求不断变化,对青绿山水画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断提升,促进了传统青绿山水画向现代转型,同时青绿山水画教学也需要同步变革,只有这样教学才不会与时代脱轨。  【关键词】当下;青绿山水;教学;转向  青绿山水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在各个朝代的兴替中传承和发展,在不同思想兴起和文化传入中碰撞,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形成了不同风格。与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不同,中国
四川凉山是中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至今仍保存着彝族的原始信仰。“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信仰的代表,“列目丛毕”则是“毕摩文化”的重要内容。“毕摩”是在彝族中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