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肾内科住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按照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资料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资料(原发肾脏疾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既往肾内科住院次数、既往是否发生感染、既往抗生素使用情况、透析龄、透析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肾内科住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按照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资料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资料(原发肾脏疾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既往肾内科住院次数、既往是否发生感染、既往抗生素使用情况、透析龄、透析频率、透析通路类型、感染部位)、实验室检查资料(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钙、血磷、血清铁、C反应蛋白、血甲状旁腺激素、B型脑尿钠肽、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SPSS软件将感染组与非感染的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差异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考相关文献和临床实际情况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34例患者中,男性131例(56%),女性103例(44%),男女比例为1.3:1,平均年龄为(60.61±13.22)岁。原发疾病构成中,有108例(46.2%)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8例(20.5%)为高血压肾病,38例(16.2%)为糖尿病肾病,30例(12.8%)为梗阻性肾病,6例(2.6%)为狼疮性肾炎,2例(0.9%)为Ig A肾病,1例(0.4%)为ANCA相关血管炎性肾病,1例(0.4%)为多囊肾。2、234例患者中,感染组73例(31.2%),其中男性占46例,非感染组161例(68.8%),其中男性占85例。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36例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导管相关感染15例,皮肤、粘膜感染12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腹膜炎1例,复合部位感染共7例,以肺部合并其他部位感染5例和导管相关感染合并其他部位感染2例。37例(50.7%)患者进行了病原体培养,培养阳性率为81.8%(30例)。感染的细菌种类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22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首位,为7例,多见于肺部感染。其次为阴沟肠杆菌4例,均为导管相关感染。革兰氏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为3例,多见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真菌感染1例。多重耐药菌18例(60%),其中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12例,革兰氏阳性多重耐药菌6例。3、单因素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合并糖尿病、既往感染、既往2种以上抗生素联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白细胞、CRP、白蛋白、血肌酐、血清铁、BNP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保护因素。既往发生感染、合并糖尿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BNP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多发于肺部,其次为导管相关感染。2、既往发生感染、合并糖尿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3、BNP的升高可能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风险,血清铁的升高可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风险。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添加剂参杞颗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小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的龄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3组,即SQ组(饲喂基础饲粮+1%参杞颗粒)、PC组(饲喂基础饲粮+0.2%黄芪多糖)及N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14 d,试验结束后统计腹泻率及生长性能。每组随机挑选6头仔猪屠宰,分别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肠道,制备HE染色、PAS染色切片,测量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统计肠
血液是运输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载体,是不同类型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因而在免疫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评估血液转录本丰度变化,可以全面评估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状态。本研究对新生、哺乳、断奶、性成熟和成年猪的全血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明确猪出生后不同发育时间点全血中m 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的表达谱特征,试图探讨猪出生后
根系作为地下凋落物的主体,其死亡和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碳(C)周转和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根系分解研究大多采用径级法,忽略了由于根系结构和功能不同带来的差异,并且多关注土壤表层的根系分解,对凋落物层和中下层土壤的根系分解关注较少。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碧峰峡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红淡比(Cleyera japonica)、细枝柃(Eurya loq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已经对长江中下游河流及其通江湖泊的水文情势造成一定影响,长江与洞庭湖汇流区是水情变化最敏感的地带,那么,三峡水库蓄水会对汇流区的水文特征及其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长江与洞庭湖汇流区为研究对象,根据趋势检验、突变检验、流量变差系数及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水文变化指标法及变化范围法等相关方法,分析江湖汇流区的水文变化及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以三峡水库蓄水江湖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杜仲组方对余干乌鸡生产性能、免疫与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240日龄、体重1.3±0.2 kg的雌性余干乌鸡12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2%的杜仲组方,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鸡蛋次品率显著降低、蛋壳厚度与蛋黄颜色显著升高(P<0.05)
沼液是有机废物经厌氧发酵后形成的褐色液体,富含大量氮、磷、钾等速效营养元素,且含有多种氨基酸、生长素及活性酶等营养物质。因此,沼液的速效营养能力强,养分可利用率较高。从资源化优先、循环经济及环境友好的角度考虑,沼液还田利用是最理想的处理方式。施用沼液不仅能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改善土壤质量。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以沼液代替化肥种植马铃薯,共设置10个沼液施用量处理小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V-WPT)。为了保障无线供电系统的寿命,即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需要重点分析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中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论文围绕优化以及控制器件电压电流应力方面展开,如器件稳态应力受系统中各关键装置拓扑与参数的影响
本研究应用实验病理学、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探讨硫酸铜(CuSO4)对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240只小鼠(4周龄)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每天分别以不同浓度的CuSO4进行灌服(0 mg/kg、10 mg/kg、20 mg/kg和40 mg/kg),试验期42天。试验的第21天和第
提高森林质量、维持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提高森林物种多样性、增强人工林抵御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能力,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本研究以川东低山区华蓥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00、150、200株/hm2三种目标树密度经营和设置50、100、200、667 m2四种面积的林窗作为自然恢复,辅以设置对照林分,实施3年后,于2018年10月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快速生长的常绿针叶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十分重要的木材和纤维资源。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大气氮沉降的影响,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下降、生长迟缓等的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林地生产力的长期保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究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养分的具体影响,本文以四川省洪雅县八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