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和城市化程度的加剧,建筑、城市乃至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都面临着地方特色消失的同一化问题。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在赋予人类强大生存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这种力量的破坏效应:采用混凝土、钢和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当代建筑,毫不顾忌地丢掉了地区传统的适宜技术,抛却了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背离了人们世代延续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体验……东北地区的当代建筑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建筑与地区之间维系了多年的朴素关系被截然撕裂,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的建筑创作观。地域性建筑创作理念的适时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当代东北地区的建筑创作带来一种理性思索和发展方向。地域性建筑创作强调对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和客观环境作深刻的理解,对它的充分体现和表达是建筑创作的精髓。东北地区有着很多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自身特点,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寒冷气候等特殊自然条件下的建筑设计问题,如何在建筑中充分反映当地的历史、社会等人文特征,又如何充分利用和体现当地的技术条件与优势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这是“地域性建筑”思想的实质和目的,也是当代东北地区建筑实现健康、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地域性建筑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研究视角,引入相关的应用理论,为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奠定基础。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制约因素,本地建筑师所受教育状况的相关背景,以及东北地区建筑百余年来的地域性特征沿革,并结合当前较具代表性的建筑师的地域性创作成就,确立当代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核心理念——适度性理念。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地域性建筑的三个主要制约因素出发,系统地研究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在适度性理念下的表达途径,包括建筑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共生性,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同构性,与经济技术因素的相宜性,以完整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架构,探索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表达方法。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期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地域性建筑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推动和完善的作用,对东北地区具体的建筑创作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