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场域下幼儿教师自主研修现状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00000p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政府为主导的教师培训活动也随之增多,但外部主导式的教师研修方式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实际需求。因此有学者提出建立幼儿教师自主研修模式,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还没有形成专业自主性品质,若过于依赖教师的自主性,可能会因教师的懈怠而降低幼儿教育质量。鉴于幼儿教师研修模式抉择的困境,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自主研修成为幼儿教师新型研修模式。这种研修模式既可以发挥外部智慧与力量,又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实现外部推动与内部自主的平衡。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群体动力理论,通过对西安市29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对5名幼儿教师、两名幼儿园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到学习共同体场域下幼儿教师自主研修的现状,得出的结论如下:一、自主研修意识较好,但实践落实能力较差;自主研修计划模糊笼统;自主研修思维固化。二、学习共同体成员组成结构简单;条件支持力度与民主性氛围不够;共同体活动内容过于集中;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空间开放不足。三、学习共同体对自主研修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其中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教师自主研修意识的形成;分享交流有利于教师自主研修计划的制定与完善;民主性的研修氛围促使教师进行自主研修行动与研修调控;条件支持对自主研修五个维度均具有促进作用。笔者基于研究结论,从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视角下提出促进幼儿教师自主研修的建议有:丰富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组成结构;形成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与资金保障;扩展教师学习共同体活动内容;构建多元教师学习共同体形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增强学习共同体意识。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教师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课程目标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改变,小学主要以初小衔接为基础,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学生可以顺利步入初中课堂。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可以顺应学习的过程,而到了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逐步走向了系统化,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让其逐步走入新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六年语文教学初小衔接作出了研究,主要从此时学生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要控制学科作业总时长,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减轻家长负担等。针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情况,教师要在学校学期课程统筹规划下设计作业,杜绝随意布置作业,真正落实减负提效。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双减"政策的理念,遵循作业设计的原则,明确教学目标与设计基础作业,重视全面发展与设计多样作业,根据身心特点与设计趣味作业,落实因材施教与设计分层作业,控
学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数学符号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十大核心概念,充分说明数学符号作为数学的语言,对学生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初中(第三学段)和小学(第一、二学段)数学学习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存在分离和割裂的现象。本文从初小衔接的视角对义务教育第二学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开展研究,以求为教师解决第二学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