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与结构设计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常规能源危机的日益临近以及能源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油页岩以其巨大的储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快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国内油气资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油页岩作为一种挥发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具有较好综合利用层次特性的化石燃料,与常规煤种有着很大区别,因此需要对其自身的特性和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清洁、高效和经济的利用。综合考虑油页岩基础特性和利用技术现状,本文第二章提出“油页岩鼓泡床干馏及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组合系统”新的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路线:以鼓泡床作为油页岩干馏炉、以循环流化床作为半焦燃烧利用装置、以循环流化床燃烧生成的热灰和循环热瓦斯共同作为干馏炉热载体的油页岩组合利用系统,用于炼油、制煤气和供热等,实现油页岩综合利用。其中油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为该技术路线的核心之一,本文重点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工作。油页岩半焦作为一种高灰分、低热值的油页岩干馏固体废弃物,需要首先对其是否能在循环流化床内燃烧及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因此本文第三章利用小型流化床燃烧装置进行了半焦燃烧实验,并研究了床温、颗粒直径、床料高度、二次风率、循环倍率等五个运行参数对油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的影响,得到不同参数对流化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为油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综合以上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桦甸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经验,本文第四章对油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桦甸国家油页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需求,完成了130t/h油页岩半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设计。热力计算校核表明,该炉设计结果基本合理,热效率为85.81%。
其他文献
该文以唐山钢铁公司一轧厂填充球蓄热式连续加热炉为对象,将蓄热室和连续加热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了填充球蓄热式连续加热炉的传热过程,建立了传热封闭灰腔辐射模型,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大量煤炭资源使用给我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燃煤电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行综合控制,已成为保持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和谐发
该文发展了一套数值模拟复杂三维流动的分区并行程序,其中,为了加速计算的收敛而引入了多重网格方法(Multigrid Method).作为核心算法,利用交错网格系统的SIMPLEC方法对控制
论文主要研究火电机组运行性能指标的计算模型.一般说来,它可分为稳态计算模型和动态计算模型两种.该文主要是对热力系统的稳态分析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锅炉效率计
本课题根据电化学阻抗谱良好的界面表征特性,通过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表面,使用硅烷化单分子层的固定化技术,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来捕获大肠杆菌O157:H7,并且根据对不同浓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以Kintecus化学计算软件为平台,结合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提出的GRI-Mech 3.0甲烷燃烧反应详细模型,数值模拟封闭系统中甲烷—空气预混燃烧过程,并绘
当前,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汽轮发电机组正朝着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会带来各种经济上的好处,例如:提高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但同时也会对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安
运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是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各国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众多的节能减排技术中,由蓄热式换热理论发展而
该文将根据区域模型思想,对大空间内小室火灾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全尺度实验研究,在认识小室火灾条件下溢出烟气在大空间流动规律的前提下,为小室火灾安全设计概念提出需注意
该文对高纯纳米AlO粉体的制备,离心成型高纯纳米AlO生物陶瓷的离心成型机理、工艺优化和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制备浆料时粘结剂与分散剂的最佳含量以及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