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麻醉学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内容不断增加[1],对麻醉医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缓解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关注麻醉质量的提高和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危,逐渐兴起了麻醉护理学专业[2]。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FN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对麻醉护理人员的定义为:对患者需要麻醉,呼吸护理、心肺复苏,以及其他各项危机生命需要进行复苏救治照顾时,麻醉护理人员提供(或者协助)各项专科护理与麻醉护理[3]。美国是世界上麻醉护理发展最早的国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相应的麻醉护理教育也有100多年的历史,麻醉护理教育起步早,职业特色突出,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系统,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个完善的麻醉护士培养模式[4]。而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由于起步晚(迄今仅20多年),各方面还处在一个摸索完善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麻醉护士培养模式。尽管国情不同,但了解、借鉴美国的经验对发展我国麻醉护理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中美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综述了中国和美国注册麻醉护士招生与准入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护士资格认证及考核等五个方面,从而总结两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对比各自体系中的和劣势。进而在多专业的视角下,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深入审视麻醉护士培养模式在中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共性规律和各自差异。最后为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的麻醉护士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意见,并对我国麻醉护士培养的发展趋势做预测[5]。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培养麻醉专科护士的必要性、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案、比较步骤、比较原则、比较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中美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阐述通过对美国9所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显示,美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美国麻醉护士的培养方式为本科毕业后的硕士研究生教育;(2)人才准入门槛高,培养层次高;(3)以角色定位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4)麻醉护理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个性化、人文化;(5)美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完整性。通过对中国2所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显示,中国麻醉护理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中国麻醉护士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学历教育,辅以有待规范的毕业后教育;(2)人才准入门槛低,培养层次低;(3)宏观性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4)麻醉护理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特点:学科式的课程设置模式,重视知识的系统性;重视政治理论和英语的学习;(5)培养模式的不完整性。第三部分:中美麻醉护理培养模式的比较由于中美两国的历史背景、基本国情和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1)招生与准入标准:中国简单,美国灵活;(2)培养目标:中国宏观,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美国以角色定位,注重学生独立麻醉操作和专业能力的培养;(3)课程结构与类型:中国以政治、英语为主的公共文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麻醉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小,美国公共文化课程比重小,麻醉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大;(4)课程内容:中国注重麻醉护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知识传授,美国注重麻醉护理理论的临床应用,体现能力培养;(5)课程评价与课程标准:中国尚在建立,美国完善;(6)教学方法与手段:中国单一传统,美国灵活多样;(7)注册麻醉护士资格认证与考核:中国尚在建立,美国相对完善。第四部分: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思考:(1)发展历程较短,部分麻醉医师认识不统一,在国内尚不普及;(2)麻醉护士的学历偏低;(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4)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培训;(5)缺乏麻醉专科护士实践标准;(6)缺乏统一的资格认证体系。对中国麻醉护士培养模式的建议:(1)对麻醉护士准确定位;(2)明确以职业角色定位的培养目标;(3)加强学历教育与建立规范性的毕业后教育基地,开展毕业后教育并进;(4)完善培养及资格认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