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人类肠道中有多种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可以引起自身免疫,触发遗传易感个体的自身免疫或阻止自身免疫。有报道称肠道菌群失调或将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发展,但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资料较少。本研究中,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对辽宁地区14例SLE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对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肠道中有多种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可以引起自身免疫,触发遗传易感个体的自身免疫或阻止自身免疫。有报道称肠道菌群失调或将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发展,但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资料较少。本研究中,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对辽宁地区14例SLE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对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风湿免疫科的14名SLE患者,SLE诊断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制定的标准。收集这些患者粪便作为实验组,另收集16名健康志愿者粪便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肠道菌群检测。并对相关细菌提取DNA,扩增细菌16S r RNA,并测序分析相关菌群的生物学信息。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进行。结果:1、本研究所涉及的14例SLE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SLE患者肠道菌群中存在差异包括:1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laceae)、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梭菌科(Clostridiales)以及8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普氏菌属-9(Prevotella-9),蔷薇氏菌属(Roseburia),疣微菌ucg-003(Ruminococcaceae ucg-003),疣微菌-NK4A214(Ruminococcaceae-NK4A214),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疣微菌ucg-013(Ruminococcaceae ucg-013)以及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在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02);在科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明显增加(p=0.017),而相对丰度减少的是疣微菌科(p=0.008),普雷沃氏菌科(p=0.042)和梭菌科(p=0.036);在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属只有链球菌属(p=0.037),相对丰度减少的属包括普氏菌属-9(p=0.041),蔷薇氏菌属(p=0.024),疣微菌ucg-003(p=0.038),疣微菌-NK4A214(p=0.014),帕拉普氏菌属(p=0.034),疣微菌ucg-013(p=0.030)以及卟啉单胞菌属(p=0.028)。3、变形菌门增加,疣微菌科减少,与SLEDAI评分相关。结论:1、SLE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对SLE疾病具有一定影响。2、SLE患者中,变形菌门增加,疣微菌科减少,可能与疾病活动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医疗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需求,分析关注“糖尿病同伴”微信公众号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影响因素和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储备现状。探讨关注医疗微信公众号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结合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提升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建议。方法:利用“糖尿病同伴”微信公众号发布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一般基础信息调查表、
目的: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中国糖尿病患病位居世界第一。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是糖尿病血糖升高的直接原因。了解胰岛β细胞衰竭的分子机制对提出胰岛β细胞保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出现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其中内质网应激可
目的:CD4+T细胞作为T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因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而被分为多个亚群,各个Th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在近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肯定。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多能间充质细胞,它具有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能力。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体或同种异体来源ADSCs具有对适应性和先天性免疫发挥调节作用的独特
目的:了解参与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的男男性行为(Men who Sex with Men,MSM)中存在污名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污名感对Pr EP服药依从性和无套性行为(Condomless anal intercourse,CAI)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沈阳、北京、深圳及重庆建立1023名基线HIV阴性高危MSM人群暴露性预防用药队列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主要特点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患者的病情若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会导致关节畸形致残,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作为生物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短期或是长期服用,LEF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但由于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并非所有
目的:本研究以探讨临床血清学指标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目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医学数据智能平台,以ICD-10v6.01版疾病编码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明确诊断患有RA伴发ILD的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按照1:1的原则匹配单纯RA组患者与RA-ILD组患者。筛选RA合并ILD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尚无根治方法。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散结、清火、消肿等功效,本研究应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探讨二维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参数评估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研究方法:收
目的:比较T2DM(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人群,应用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下体积骨密度、腹部脂肪分布的差异;并评估QCT和DXA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的一致性,以及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二者诊断差异的相关影响
研究背景: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因为老年人群自身机能减退等特点导致其疾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与一般人群大不相同。为了提高对老年SLE临床表现的认识,评估其临床特点、血清学及免疫指标的差异。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老年SL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此探索老年SLE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精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总结2015年1月1日至20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分层应变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采集各20例Hb A1c9%(A3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组(B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与二维斑点追踪(2D-STE)图像,仪器选用Philips EPIQ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