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研究在以武侠小说为代表的类型通俗小说英译方面较为薄弱,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放在严肃文学。近年,武侠、仙侠、玄幻题材的网络小说热度迎来爆炸性井喷,网络武侠小说在不断适应国内新兴读者市场的需求时,也吸引了大批来自海外读者的目光,Wuxiaworld(武侠世界)网站也应运而生。随着翻译研究不断拓展边界,向更接地气的大众文学抛出橄榄枝,通俗小说的翻译活动不再被视为简单的源语向目标语的转换过程,译者群体的翻译策略开始得到重视,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题材。本文以切斯特曼对于翻译规范的定义为理论框架,将翻译规范研究分为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两个方面,分析武侠世界网站对武侠、仙侠及玄幻小说的翻译策略及其所遵循的具体规范。在期待规范层面,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武侠世界网站在站内发表的初步翻译规范,及网站创始人赖静平在各类采访、论坛中的发言,从站内主流翻译策略、中西价值观共通点、目标读者期待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在专业规范层面,本文主要从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关系规范三个角度进行切入。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从期待规范角度来看:1)就网站内部的主流翻译策略而言,负责人提出平衡且偏向于目标语的翻译策略,译者在基本尊重原文的内容与文化要素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由度进行适量的文本增减、调序;2)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共同点来看,网络武侠小说中的西方化元素、原有的侠义精神与西方文学中骑士精神的高度重合,以及全人类共有的对于强者和力量的崇拜,使得西方读者更容易接受此类陌生而又熟悉的类型通俗小说;3)从目标读者的期待来看,基于网文译者也是读者的双重身份,项目运营制,即译者负责制的模式也是提升译文关注度的主要因素。从专业规范角度切入:1)从责任规范角度来看,网站译者为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和负责性做出了许多努力,如作译序、添加译注、制作词汇表等;2)在交际规范方面,本文发现了译者为实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句的意义传达所作出的努力;3)在关系规范方面,本文发现了网站译者根据原文与目标文之间的关系,在修辞、句法等体现原文类型特色的方面所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而对于网站译者采取的具体翻译方法,本文在专业规范层面进行分析并发现:1)在处理各类角色姓名时,译者尽可能做到还原发音,即以音译为主。武侠小说中的常用人名,译者通常会在其后加注,补充解释人名中每个字的含义。而在新兴的仙侠、玄幻题材小说中部分不常用于汉语姓名的人名,译者则会进行直译;2)在处理武侠小说中的武器、功法、绝招时,大部分情况下会完全还原武功中每个字的意象,而替换、省略意象在仙侠、玄幻小说中更为常见;3)在翻译汉语成语、俗语时,绝大部分汉语成语需要进行补充翻译,甚至进行意象的删除和替换,少部分含义较为完整的谚语和寓言故事得以保留;4)译者对同一宗教类意象的翻译,根据作品出处不同也会存在翻译方法的分歧;5)武侠小说的战斗场面描写更为复杂,译者也会进行适当的句子重构、调序,而仙侠、玄幻小说的战斗描写更为连贯也更为口语化,译者需要将其转化为合适的书面用语;6)译者在翻译人物对白部分时,会省略部分不必要的冗余要素,或调整说话提示语在段落中的位置,并补充内容以使句子逻辑通顺。本文的意义在于对网络武侠小说进行了初步系统研究,证实武侠世界网站小说翻译存在一定翻译规范,为今后通俗小说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抛砖引玉,也为网络武侠小说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