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在“新课改”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并灵活运用于教学中已成为发展趋势。地方文化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资源。《文化生活》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参与能力为主要目标,是高中思想政治四大模块中人文性、德育性较强的模块。该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概念抽象,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沉闷,给不少一线教师带来挑战,而地方文化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具备完善《文化生活》课程教学的价值。五邑侨乡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大量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文学艺术、风情民俗、杰出人物等资源,拥有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五邑侨乡文化与《文化生活》的高切合度、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都为两者结合提供了可行性。把五邑侨乡文化资源运用到《文化生活》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课更“接地气”,还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对传承五邑侨乡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五邑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活》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了五个切合度较高的框目进行设计:关注身边文化活动与《丰富精神世界》、五邑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面面观》、新会柑普茶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五邑爱国主义精神与《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综合探究与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把《文化生活》课上“活”,应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事实证明,把五邑侨乡文化资源运用到《文化生活》教学中是可行的,既能兼顾教学重难点,又能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也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但在具体运用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确定适当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提前做好有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