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现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攻克的两大难题。绿色税收作为环境规制的一种经济手段,可以从源头上促进环境优化和资源节约且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故而如何在环保税开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税制的不足之处,促进环境不断优化,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文章采用文献综述、灰色关联度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环境资源现状为背景,以绿色税收的内涵为出发点,首先在绿色税制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绿色税制促进环境优化的作用机制。之后,通过梳理我国现行绿色税制涉及的各项税种,运用数据对我国绿色税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绿色税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绿色税制和环境优化的关联度。然后,通过汇总OECD中25个成员国在污染排放类、能源类、交通类以及污染产品类的税收实践概况,选取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丹麦、荷兰、美国和德国四个国家的绿色税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得到我国适用的经验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税制体系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认为绿色税收虽不是促进环境优化的唯一手段,但却是政府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可选择的较好手段。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绿色税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绿色税制体系在促进环境优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借鉴国外较为成功的绿色税收政策实践经验,提议构建一套以环保税资源税为双主体的绿色税制体系,将污染者付费原则与使用者付费原则充分运用其中,实现奖惩结合的税收政策模式,同时建议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税种的不断完善,由对污染排放征税为主逐步过渡到对污染产品征税为主,希望可以为我国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