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行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明确原代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群中是否存在CD44+CD24-ESA+细胞亚群,测定并比较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CD44+CD24-ESA+细胞亚群的比例及两者差异。通过前者建立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探讨(CD44+CD24-ESA+)CD44+CD24-/low细胞亚群在TNBC和非TNBC中的表达差异,揭示CD44+CD24-/low-表型细胞亚群和TNBC淋巴结转移、复发、全身器官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1.5-2011.10期间15例原发性乳腺癌手术后新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乳腺癌细胞的原代培养和1028系乳腺癌细胞的传代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筛选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乳腺癌CD44+CD24-ESA+细胞亚群。2.收集2011.5-2011.10期间相应临床分期TNBC病人和非TNBC病人手术后新鲜肿瘤组织标本各8例进行原代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筛选并测定CD44+CD24-ESA+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3.收集2005-2007年间的60例’TNBC病人的术后蜡块标本,同时随机选取60例同时期相应临床分期的非TNBC病人术后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TNBC病人和非TNBC病人的术后标本,分析两组病人CD44+CD24-/low细胞亚群所占比例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成功培养出人类乳腺癌原代细胞,并筛选出原代培养乳腺癌细胞群中的CD44+CD24-ESA+细胞亚群,测定出CD44+CD24-ESA+细胞亚群在原代细胞和1028系传代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2.90±1.63)%和(6.32±0.25)%,差异有统计意义(t=5.034,P=0.000)。2.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成功的从原代培养的三阴组和非三阴组筛选出CD44+CD24-ESA+细胞亚群,其在三阴组和非三阴组所占的比例各自为(4.0±0.91)%,(1.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1,P=0.000)。3.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三阴组和非三阴组的术后蜡块标本,进行CD44、 CD24染色,CD44+CD24-/low细胞在三阴组和非三阴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1,P=0.002)。4.统计结果证实,TNBC中,CD44+CD24-/low细胞阳性组的淋巴结转移率83.3%、复发率38.9%、转移率61.1%均高于CD44+CD24-/low细胞阴性组,分别为45.8%、4.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44+CD24-/low细胞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50.0%,CD44+CD24-/low细胞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75.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P=0.027)。结论:1.本实验成功从乳腺癌术后手术标本中培养出乳腺癌原代细胞,通过标记CD44+CD24-ESA+,可以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成功从乳腺癌原代细胞和1028系传代细胞中分选出CD44+CD24-ESA+细胞亚群,证实了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ESA+细胞亚群的存在。统计分析证实,1028系传代细胞中CD44+CD24-ESA+细胞亚群比例要高于乳腺癌原代细胞。2.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成功的从原代培养的三阴组和非三阴组筛选出CD44+CD24-ESA+细胞亚群,统计分析证实CD44+CD24-ESA+细胞亚群在三阴组的比例要高于非三阴组。初步判断TNBC较差的预后可能和较高比例CD44+CD24-ESA+细胞亚群有关。3.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对三阴组和非三阴组进行CD44、CD24染色,发现三阴组CD44+CD24-/low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非三阴组。4.最后的统计学结果证实,CD44+CD24-/low细胞亚群与TNBC的淋巴结转移、复发、全身器官转移相关。进一步证实TNBC较差的预后和其含有较高比例的CD44+CD24-/low细胞亚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