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托克逊县处于新疆干旱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使得对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也对建立我国新疆干旱地区县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经验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将CLUE-S模型应用到托克逊县,模拟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阐述和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建模的作用和目的,模型的结构与发展趋势,介绍了目前影响较大的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这些模型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进行了比较分析。(2)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建立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多种驱动力进行分析,提取出影响较大的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3)采用2009年托克逊县土地利用库,从数据库中提取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将土地利用类型合并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工矿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将其转化为IMAGE格式,每个IMAGE代表面积为6.25 hm2,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选择了对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有重要贡献的7种驱动因子。最后用Arc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提取出驱动力文件转化成ASCII文件,用Spss17.0的Logistic regression功能分析每种驱动力与土地利用类型的权重值,建立Logistic方程。同时,采用灰色模型预测,预测出2010—2024年土地变化数量,将土地变化数量与上述权重参数一并输入到模型中,模拟出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利用该模型提取对人类活动具有明显影响的道路、渠系、居民点、坡度、坡向等驱动因素对托克逊2010—2024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ROC检验结果显示模拟效果比较好:耕地0.973、园地0.991、林地0.850、草地0.765、其他用地0.883、居住用地0.993、工矿0.735、水域0.916、未利用地土地0.767,拟合度都大于0.73以上,拟合较好,可以作为县域级别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研究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