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平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其在城市生活污水、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和生物脱氮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目前这一工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讲,还存在未克服的难题,技术上存在膜污染、操作条件不合理、应用范围相对较窄等问题,经济上存在一次性投资高且运行费亦高等缺点。基于这种现状,本论文采用平片式MBR及MBR复合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尿液污水、城市二级出水和人工配制的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全面考察MBR对这些废水的处理效果、机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MBR在这些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经验。   论文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CAS)比较的基础上,对MBR及MBR复合工艺处理废水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基质降解动力学、膜过滤特性和膜污染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并将该工艺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尿液污水和城市二级出水的处理,对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去除特征、硝化反硝化效果、其它污染物的去除特征、操作条件的影响和膜污染机理与防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MBR和CAS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主要从污染物去除特征、污泥的物理特征、上清液有机物含量与分布、污泥活性和微型动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MBR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CAS系统,出水可回用;两者的污泥的物理特征差异较大,在50~140d期间,MBR中没有发现上清液有机物的明显积累现象,上清液中以分子量大于14Kda的有机物为主,体现了膜的高效截留作用;污泥耗氧速率均随系统运行呈下降趋势,并且MBR中的污泥耗氧速率大于CAS的相应值;MBR中随运行时间的顺序,优势微型动物种群呈现从动物性鞭毛虫→水蚤和轮虫→转轮虫和线虫的演替规律,而CAS系统中变化不明显。   (2)通过动力学推导得到了MBR中的有机物和氨氮降解动力学模型,采用平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确定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实验得到了相关动力学参数Ks=264.04mgCOD·L-1, vmax=2.01d-1,K=0.0076L·d-1·mg-1COD,y=0.44mgMLSS·mg-1COD,Kd=0.021d-1,KN=0.061d-1。实验表明该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预测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水质状况,本研究所获动力学关系和动力学参数可作MBR系统设计的依据。   (3)以PVDF超滤膜过滤活性污泥,最初很短时间内膜污染受膜孔堵塞模型控制,之后受沉积层阻力模型控制,后一阶段是膜污染的主要控制阶段;膜的相对通量随过滤时间呈指数衰减趋势,压力增大,通量衰减指数也随之增大;存在污泥压密过程,压力越大,污泥比阻越大,得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压密指数为0.8078;沉积层阻力占总阻力的90%以上,是膜过滤污染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活性污泥各组分对膜污染均有贡献,其中悬浮固体物质产生的阻力占87.98%,胶体颗粒和溶质产生的阻力较小;可以把膜污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膜污染机理和控制因素各不相同。   (4)以中试规模的MBR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下,MBR依然有着比CAS更为稳定优良的有机物去除效率,有机物去除率大于90%(COD为93.07%,BOD5为99.08%);相比较CAS,MBR容积负荷率高,污泥负荷率低,体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试验得到的适宜的去除NH4+-N的条件为水温25±5℃,HRT6h,SRT30d,pH值7.5±0.5等,在此条件下MBR平均出水NH4+-N浓度为0.69mg/L,平均去除率达97.3%;对MBR系统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表明,该工程单位投资为3000元/(m3·d),运行成本为1.51元/m3,在技术和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5)采用缺氧-好氧MBR工艺处理尿液污水。系统对NH4+-N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5%和75.1%,对BOD5的去除率>95%,对色度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出水经PAC脱色后色度为8倍;投加适宜的碱度可以提高NH4+-N的去除率;同时在高NH4+-N负荷下亚硝酸型硝化速率大于硝酸型硝化速率,两者速率的差异导致出水NO2--N的积累;好氧池存在COD积累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COD含量有一定的下降,说明随着系统运行,MBR中会逐步驯化和培养出适于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菌种;改性PVDF超滤膜处理尿液污水,前期以膜内表面生物污染为主,碱洗效果好;后期以膜外表面沉积层引起的膜污染为主,通过表面擦拭再碱洗膜污染清除效果较好。   (6)采用投加PAC的MBR系统对城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系统对TOC的去除率为42.6%, NH4+-N的去除率大于95%,浊度的去除率约为92%;投加PAC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而对NH4+-N和浊度的去除无显著影响,PAC、膜分离和生物降解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31.62%、1.83%和9.11%;投加PAC有效地减缓了MBR中的膜污染,使得膜污染缓慢发展阶段的历时时间延长了一倍左右,并使膜过滤污泥的凝胶极化阻力和总阻力分别减小40.5%和17.4%;投加PAC改变了污泥形态,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好,粘度降低,污泥比耗氧速率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是使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以MBR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存在贫营养营养问题,使得系统的污泥泥浓度随时间运行呈下降趋势,投加PAC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他文献
铁是多种蛋白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及活性维持都需要铁。近年来,有关铁的危害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危害性主要集中在体内过多的铁催化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引起周围组织的氧化,造成毒性损害。肝脏、心脏以及肾脏是铁超载受损的主要靶器官。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关其抗氧化活性和药理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许多年,本文着重研究黄芩苷和槲皮素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铁超载导致小鼠组织氧化
本论文利用不同取代基和桥的salen配体,合成了一系列salen稀土金属芳氧基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这些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对外消旋丙交酯(rac-LA)开环聚合性能的影响。文中所用salen配体分别为:(CH3)2C[CH2N=CH(C6H2-2-OH)]2,简写成L1H2;(CH3)2C[CH2N=CH(C6H2-2-OH-3,5-Cl2)]2,简写成L2H2;
近年来,聚合物微球在固相有机合成,分离分析,药物控制释放,生物医学,涂料添加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人们对各种材料、各种结构的微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其中单分散聚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包括相关综述和研究报告。 pH测量与现代工业、农业、医学、生物工程、环境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
学位
学位
摘 要: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复合型学科,注重学生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把TRIZ理论引入到专业课的建设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TRIZ理论 创新能力  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理论是一种知识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