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及BMP-2,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部分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的体内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成的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在动物体第一部分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成的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在动物体外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6具山羊新鲜腰椎骨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制成腰椎失稳标本模型,两组分别置入腰椎横突间融合器,A、B两组置入融合器前标本分别标记为A1,B1,置入后分别标记为A2,B2。运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两组腰椎标本置入融合器前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状态下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A1组的ROM值两两比较均小于B1组;后伸、右侧弯、旋转运动:A2组的ROM值两两比较小于A1组,B2组的ROM值两两比较亦小于B1组,A2,B2两两比较两组的ROM值无差异;前屈、左侧弯运动:A1,A2和B1,B2分别两两比较ROM值无差异,后伸、右旋运动:A2、B2两组两两比较ROM值无差异。结论: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显示具有良好的置入运动稳定性,能满足临床植入的生物力学要求。内的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96只波尔山羊电脑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实验组在波尔山羊右侧L4、5横突间隙置入填有自体髂骨的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对照组在相应位置植入同融合器大小相当的自体髂骨块,分别于术后1、3、6、9、12、18月取整个腰椎制成标本,用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算各组标本L4、L5节段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结果:两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分别于术后1、3、6、9、12、18月依次减少,18月时两组ROM值无差异。前屈运动:实验组术后3、9、12月两两比较ROM均小于对照组,术后1、6、18月无统计学差异,后伸,旋转,右侧弯运动:实验组术后1、3、9、12月两两比较ROM值均小于对照组,术后6、18月无统计学差异,左侧弯运动:实验组术后9、12月两两比较ROM值均小于对照组,术后1、3、6、18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在植入山羊体内后,在早期能够提供初始力学稳定,中期可以避免应力遮挡,同时可以为骨形成提供支架作用,有利于骨的爬行替代,生物力学性能优于自体髂骨植骨。第三部分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体内降解过程的BMP-2和VEGF表达目的:研究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体内降解过程中BMP-2和VEGF表达情况及其对横突间融合的影响。方法:将96只波尔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1、3、6、9、12、18月取腰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P-2, VEGF表达的情况。结果:BMP-2和VEGF的表达强度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两因子的表达出现高峰的时间具有一致性。术后1、3、18月,两组光密度均值两两比较无差异。术后3、6、9、12月两组光密度均值两两比较实验组强于对照组。结论:PLGA横突间融合器的植入早期对横突间的骨组织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中期PLGA的降解促进骨生长因子的聚集,促进骨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了横突间的融合,晚期促进骨的塑性,提高了横突间融合的质量。
其他文献
2016年1月,中国和美国相继发表了本国癌症研究的统计大数据,此前世界卫生组织也更新了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参照这3个癌症大数据,人们对癌症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中国人的癌症特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陈万青、赫捷等研究人员在2016年1月25日的美国《临床医师癌症期刊》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的文章。  这是迄今为止用大数据对中国癌症进行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和分析。这些大数据来源于中国癌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