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连轧钢中若干相的价电子结构及其对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余氏的EET和程氏改进的TFD理论及合金成分设计价电子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连铸连轧工艺中若干相的价电子结构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从电子结构层次探讨了适合于连铸连轧过程的"直轧冶金学"新观点、新理论.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计算了铁基中固溶于γ-Fe的磷、硫及合金元素价电子结构.建立了相结构因子与连铸坯中心偏析的关系,提出了消除P、S偏析的价电子结构判据.2.计算发现偏析倾向越大的元素,所在结构单元的n<,A>和S值越大.金属凝固时,结晶过程同时受相结构因子n<,A>和结构形成因子S值的共同影响.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实际上是这两个参数的宏观表现.当钢中加入稀土后,形成稀土磷化物和稀土硫化物将改善P、S中心偏析.3.计算了FeS、MnS的相结构及与奥氏体的界面电子结构.揭示了FeS、MnS的相结构因子n<,A>和结构形成因子S与第二相的析出顺序及析出相对量的关系.4.计算了稀土固溶在MnS中形成的(Mn,RE)S相电子结构及与奥氏体的界面电子结构.揭示了固溶稀土能够提高MnS的键合力,降低其塑性.(Mn,RE)S与奥氏体的界面更连续、更稳定,揭示了稀土通过变性MnS而提高其消除热脆的效果.5.建立了AlN相空间电子结构计算模型,计算了AlN、VN和NbN的相结构因子及与奥氏体界面结合因子.6.建立了稀土固溶在奥氏体中形成的γ-Fe-RE和γ-Fe-C-RE相空间电子结构计算模型,计算了它们的相结构因子及与奥氏体界面结合因子.7.计算了常用合金元素的合金奥氏体及合金马氏体相结构因子,建立合金元素固溶强化与金属晶体结构内原子键合力关系,从电子结构角度找出了固溶合金元素含量的变化对钢屈服强度影响的规律,提出了固溶强化的综合判定系数.8.计算了钢中碳化物Mo<,2>C和V<,4>C<,3>相电子结构及它们与马氏体的界面电子结构,揭示了在马氏体热作模具钢4Cr3Mo2NbVNi回火过程中析出的合金元素Mo、V的碳化物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亲水性差,与血液接触时容易导致血栓,影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对PVDF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本文利用化学方法在PVDF上引入一
本文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采取多道次简单压缩方法较系统地模拟了7075铝合金控制轧制新工艺。并运用金相、电镜观察及硬度测试等手段,对变形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
该文针对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一种新兴复合材料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减少生产工序、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针对在复合板冷轧
该论文采用共混和共聚的方法,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紫外线、电磁波和近红外线的防护性能,同时还研究了由于粉体的加入使聚合物结晶性能、纤维热收缩性能的变化,为纳米粉体在纤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钢渣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是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广受关注的环保技术课题。本文针对宝钢钢渣的综合利用问题,探索可以提高钢渣的利用
学位
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利用铸造烧结技术,在铸铁件表面获得了一层厚为1.5~6mm的耐磨复合材料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X-射线衍射仪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钢材需用量同其国民经济产值表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钢材重新被确认为材料的支柱,其主要原因是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越的"高